繼續收到讀者電郵講「華秀隻狗」嘅出處,因略有重覆,不再轉述,其中一位潘先生話電影初次面世年代,只屬「默片」,由戲院內之解畫員解畫及繙譯,當時福爾摩斯嘅助手Watson初譯為「華秀」,後來先至譯為「華生」,Dr.Watson養有惡犬做保鑣,故有「華秀(生)隻狗」之說。現時有資格睇過默片嘅讀者,怕已接近一百歲,好難搵人作證咯。講起俗語,馬評人肥仔豪來電,問我哋成日講「大孖沙」,指重要人物,究竟「大孖沙」語出何處,源於邊個年代?又俾佢考起,各方讀者應該有答案,請賜教!
讀者Joe移民加拿大多年,來電郵話睇本欄講「南華降班」,甚有感慨,佢話為咗紀念上一輩足球明星,香港應該設立一個「足球名人堂」(FootballHallofFame),北美啲大型體育如冰上曲棍球、棒球、籃球、美式足球等皆有名人堂之設,一來可以勉勵青年人,二來可以紀念體育名人。香港足球曾經威風一時,有東亞足球王國之稱(事實上,由日本至到印度,冇一個地區夠香港打),紀念吓李惠堂、馮景祥、包家平、譚江柏、黎兆榮、孫錦順、姚卓然、莫振華、何祥友……以至胡國雄等等,好應該啫。可惜香港足球總會廢廢哋,咁多年都唔識搞足球名人堂,可歎也。
讀者「孤舟葉」來電郵,獻十條妙計畀馬會以求增加投注額,因原文甚長,不便一一列舉,照左丁山睇,十條計之中,有啲得,有啲唔多實際,但係第十條「加設流動投注站」,「孤舟葉」話呢條橋效益最大,可抵前九條效益之和,因時間地點不夠方便而放棄投注的,大有人在,馬會之大救星,實非流動投注站莫屬。
設流動投注站,好則好矣,但係一定有道德派反對,區議員得閒冇嘢做,又會反對,特區政府雖然成日講強政勵治,實際上好怕啲街頭大聲公,欺壓善良馬迷,睇怕唔敢批准馬會設立流動投注站喎,除非馬迷上街示威啦!講到呢一點,馬迷如一葉孤舟,邊會肯制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