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5月份,是傳統的股市淡季,因為5月通常沒有太多新消息進入股市,但今年將會有所不同,因為5月尾會有大型國企招股,屆時又會掀起抽新股熱潮。
中國銀行打算在5月18日至23日公開招股,最終會在6月1日上市。選擇5月中招股而不在6月招股,是因為6月中將會舉行世界盃,屆時市場注意力集中在球賽盛事,對於新股上市未必有利。如果把招股時間延至6月後,又恐怕距離中國工商銀行上市日期太接近,會攤薄客源。
一般上市公司我們會看市盈率(PE),PE愈大,代表股價愈貴;PE愈小,代表股價愈便宜,而PE的計算是以股價除以每股盈利。要注意的是,每股盈利是以屬於股東的盈利除以已發行股票的數目計算,因此PE愈大,代表股東所投放的資金要較長年份才能回本;PE愈小,代表股東所投放的資金較短年期便能回本。
問題是,銀行的盈利來源,主要是來自存貸業務。按照國際規定,資本充足比率要在8%或以上,即是說,假若銀行資產有100元,最少要有8元是來自股東的資金。因為股東資金只佔銀行整體資產一個很小部份,所以單看PE,未必能知曉銀行發展潛力,而分析員習慣上會用市賬率來分析銀行價值。
內地銀行市賬率較高
如果一間已成熟發展的銀行,一般來說,兩倍市賬率已經是很合理,但考慮到增長的因素,內地銀行的市賬率會較高。例如建行(939)的市賬率為2.34倍,和交行(3328)的2.47倍都高於兩倍。
預計中行上市之時,市賬率會比建行及交行為低。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