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肺正常 未驗出先天血凝問題<br>感冒少年肺栓塞奪命

照肺正常 未驗出先天血凝問題
感冒少年肺栓塞奪命

【本報訊】突然氣促及發燒,後果可以很嚴重。1名15歲青少年發燒氣促,經詳細檢查未被發現異常,只驗出感染乙型流感,但病人1周後暈倒,入院救治後死亡;最後驗屍發現患者出現罕見的嚴重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即血塊阻塞肺部血管致命,再者患者原來有先天性血凝問題,容易形成血栓。醫學界指出肺血管造影術檢查方法,有助及早發現這類個案。 記者:梁洵瑜

威爾斯親王醫院在《急症室醫學期刊》報告了1宗罕有的青少年嚴重肺栓塞個案,1名15歲青少年,因氣促及發燒入院,院方為患者驗血、照肺等檢查,均無異常,但因發現患者感染乙型流感,故住院4天後出院。
但病人1周後在家突然昏倒,出現胸痛及氣促情況,送院救治,經深切治療及心肺復蘇救治,但病人最終死亡。驗屍證實是嚴重肺栓塞,並發現患者血液蛋白C及蛋白S有先天性缺乏問題,令血液容易凝固,追查後其父也有缺乏蛋白C情況,相信與血凝問題有關,患者在病發1年半前,也曾在運動後呈現氣促、胸部不適及頭暈等症狀。

肺血管造影檢查準確

骨科專科醫生高拔萃解釋,青少年出現肺栓塞問題非常罕有,「一般如果咁細個,有發燒及氣促,醫生都唔會首先懷疑係肺栓塞」。他強調少年若出現此問題,主要與血液凝固有關,如蛋白C及蛋白S缺乏症,但由於這種先天性血液問題沒有病徵,鮮有病人會知道自己的血液容易凝固,令血栓風險上升。
該報告指出本港數字顯示,每年病發率為每10萬人中就有3.9人出現肺栓塞,青少年的病發率則更低;而導致青少年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包括心臟病、感染、腫瘤等。
肺栓塞一般患者是長期缺乏活動,如長途航程人士、長者、長期卧床、手術後長時間卧床無法活動的人士、先天性血液較濃稠人士;至於病徵,則並不太明顯,患者或會出現小腿少許痛、發燒、氣促,若感到胸痛及急促呼吸已屬後期,最準確是以肺血管造影進行檢查,若能及早發現,可以透過溶血栓藥物或者動手術挽救。
其實,肺栓塞問題不易確診,卻可隨時奪命,過去不少個案均很難診斷,據以往本港研究紀錄,肺栓塞個案只有4成可以找到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