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對病情一知半解而延誤醫治,是肺癌患者最普遍的現象。香港大學一項亞太區肺癌認知調查,證實人們對肺癌無知。通常是從輕微的乾咳拖延到咳出血才去檢查,確診時已是肺癌的第3或第4期,癌細胞已擴散到其他器官。
半數人不知肺癌病徵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早前在泰國曼谷舉行的肺癌治療趨勢研討會中,港大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發表了首次進行的亞太區肺癌認知調查,數據證實人們對肺癌的無知。
在亞洲,肺癌是中國內地、香港、台灣、韓國、新加坡的頭號殺手,可是大家卻對這種致命癌症缺乏認識。上述調查結果顯示:
1.70%的人沒意識到肺癌是癌症致命的主因
2.62%受訪者對肺癌認知不足,甚至完全不認識
3.約80%低估或不知因肺癌奪命的比率
4.超過50%的人不認識任何肺癌的症狀
由於對病情一知半解,又一直抱着諱疾忌醫的態度,於是一旦確診時已是肺癌的第3或第4期,癌細胞已擴散到其他器官,難以進行手術切除之餘,即使是放射化療的效果也不理想,而採用標靶治療藥物,暫時是控制治療與提高存活率的最有效方法。
初期發現存活率90%
肺癌第1期的5年存活率高達90%,第2期的存活率已降至50%,晚期則更低。
肺癌已非「60歲吸煙者的專利」,在亞太地區的肺癌患者中,年輕的非吸煙女性患腺性腫瘤肺癌的比率逐漸上升,遺傳基因、二手煙、空氣污染等是致病的因素,而患者也容易因忽視症狀而延誤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