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股低壓槽為本港帶來連場豪雨,天文台前晚曾發出紅色暴雨警告近6小時,本港廣泛地區錄得逾100毫米雨量紀錄,其中元朗錦田及大埔雨量達400毫米,當局共接獲58宗水浸報告,警方及消防員疲於奔命出動救援。屯門藍地順風圍1名老婦更險遭大雨圍困屋內,幸由鄰居救出脫險。 記者:鄧偉明 薛家傑 梁瑞帆
天文台發言人預計,影響本港的低壓槽今日將減弱,本港今日多雲,有幾陣雨、部份時間天色明朗,氣溫介乎攝氏22至25度,吹和緩至清勁東風,本周後期將有陽光,天氣炎熱。
2千次閃電紀錄
前晚至昨晨止,天文台曾先後發出雷暴警告、新界北水浸特別報告及山泥傾瀉警告,同時雷電交加下,天文台錄得逾2千次閃電紀錄,民政事務總署亦啟動緊急事故協調中心,協助有需要人士入住臨時庇護站。
前晚9時天文台發出黃色暴雨警告,當時港九多處下着連場大雨,約1小時後天文台改發紅色暴雨警告,在隨後接近6小時內傾盆大雨持續不斷,至昨凌晨3時45分雨勢漸減,天文台改掛黃色暴雨,大雨持續到早上,7時10分天文台取消黃雨警告。由凌晨1時至中午12時,本港廣泛地區錄得逾100毫米雨量紀錄,其中元朗錦田及大埔更是重災區,雨量一度達400毫米。
當局共接獲58宗水浸報告,其中屯門藍地順風圍1間鐵皮屋,疑早前有自私村民自行修築道路,令去水渠口堵塞,加上大雨傾盆而下,雨水無法疏導出現水浸。該鐵皮屋住有89歲老婦張水娣與1名姪孫,張婆婆脫險後稱,每年雨季該村都會水浸。昨凌晨起村屋已遭水浸,水深逾2呎,張婆婆無奈用垃圾鏟舀水,通宵勞動數小時,積水仍無呎寸減退。
此時,1名姓梁鄰居前來協助,發現距離張婆婆所住村屋50米外去水渠被堵塞,疑近年不良村民及地產商修建村屋時堵塞,憤然拿起大鐵鎚嘗試鑿開缺口但不成功,張婆婆因疲勞過度報警求救,警員及消防員發現張婆婆並無受傷,消防員替她檢查後毋須送院,渠務署事後跟進。
元朗十八鄉黃泥敦村、崇正新村、錦田八鄉波地路及吳家村亦發生水浸,水深由半米至1米,消防員及警員帶備繩索及救生衣入村,先後救出2名獨居老翁及老婦。由於雨水夾雜黃泥水湧入屋,有村民漏夜架起傢俬用具以防浸濕,情況狼狽。
當局接獲2宗山泥傾斜報告,其中西貢公路響鐘村發生的山泥傾瀉事故,約5立方米山泥沿山坡滾下路面,附近3個單位一度受威脅,11名村民需由消防員緊急疏散。
兆禧苑停水停電
另外,屯門兆禧苑安禧閣的電錶房在早上6時疑因大雨滲水,將電掣沾濕而發生電力故障,導致全幢大廈37層無電亦無水供應,500戶約2000居民受影響,在傍晚百餘居民無法乘電梯返家,一度鼓譟和報案,有會考生埋怨今日要會考卻無法溫書。至晚上10時許,才恢復大堂電燈和電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