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乘客佩戴安全帶,可減低死亡或嚴重受傷的機會,但本港一項研究指出,扣上安全帶的乘客當遇上交通意外時,胸骨骨折意外率較沒有扣安全帶的乘客高近5倍。有醫生表示,司機不要以為佩戴安全帶便可「開快車」,遇上意外時,安全帶亦可造成傷害。 記者:黃嘉寶
最新一期《香港急症醫學期刊》刊載「胸骨及胸椎骨骨折」報告,指於03年,一輛的士載着兩名扣上安全帶乘客與另一汽輛車迎頭相撞,兩名菲籍乘客住院一天後都申訴上背部疼痛,其後胸部電腦掃描顯示兩者均有胸椎骨骨折。
常見下胸骨骨折
報告概括多名學者的研究,學者Budd於1985年發表研究,表示自強制要求乘客扣安全帶後,受傷乘客的胸骨骨折意外率增加3倍,「安全帶綜合症」亦因而出現。另一名學者Porteretal則於1998年翻查1,124名因交通意外受傷的乘客病歷,當中376名有佩戴安全帶,544名則沒有,其餘為不清楚個案,經過統計分析,扣上安全帶的乘客的胸骨骨折意外率較沒有的高逾5倍,因交通意外導致胸骨骨折的達4%;沒有的則只有0.7%。
安全帶仍有功用
學者Fowler續指,安全帶引致胸骨受傷,主要視乎撞擊的方向及乘客的胸部位置,最常見的是下胸骨骨折。但報告亦提醒乘客仍須佩戴安全帶,因可減低頭部受傷機會。
醫生高永文表示,遇上交通意外時,安全帶會限制乘客向前俯衝,胸骨有可能受壓折斷。他又說,佩戴安全帶仍可減低意外的傷亡,「但唔好以為戴安全帶就可開快車,高速意外時,安全帶亦可以令身體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