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中國<br>加州大學教授:扁仍在打昨日的仗

名家論中國
加州大學教授:扁仍在打昨日的仗

「陳水扁被邊緣化的原因之一是,他仍在打昨日的仗。」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政治系教授、中國問題專家包瑞嘉(RichardBaum)批評,台灣總統陳水扁只着重台灣人的身份問題,忽視經濟、教育及環保問題,令自己逐步邊緣化。

只重台灣人身份問題

上月初才從台灣返回美國的包瑞嘉認為,在1990年代,台灣人的身份的而且確是一個問題,但目前已經不是問題:「現在台灣的政治人物有誰會不尊重台灣人的身份?當然沒有了!」然而,陳水扁卻偏偏仍在打昨日的戰事,繼續炒作台灣人身份問題,包瑞嘉質問:「那麼,經濟問題呢?環保問題?教育問題呢?這些都是陳水扁被人批評的問題。」
包瑞嘉指出,台灣民意傾向支持國民黨主席、台北市長馬英九。面對陳水扁民望插水,台灣執政民進黨一方面本能地攻擊馬英九,另一方面也開始思考目前本身的兩岸立場。
包瑞嘉引述1名台灣官員指出,陳水扁也許有興趣研究兩岸中期和平協議。他指出,該兩岸中期和平協議,是由在克林頓(BillClinton)總統時期任職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區主任李侃如(KennethLieberthal)在1998年提出的,協議要求北京承諾不犯台,而台灣則承諾不宣布獨立,不過,當時同被兩岸政府所否決。

島內民意美國齊施壓

包瑞嘉認為,該項和平協議被重提,反映民進黨擔心馬英九人氣急升,正尋求辦法令自己看來較願意與北京和解。
他指出,除了島內民意壓力外,來自美國的壓力亦在升高,美方不滿陳水扁終止國統會運作的做法,就是其中一例。他指出,在伊拉克戰事及美中其他問題影響下,美國不願花太多時間處理兩岸關係,因此,向陳水扁施加壓力,叫他不要改變兩岸現狀。「這個做法看來相當有效,除了在陳水扁終止國統會運作一事上。不過,美國已經就此事向陳水扁表明,美國並不欣賞他『終統』的做法。」
包瑞嘉認為,在美國不願花時間處理台灣問題下,北京又樂於接受美方凍結兩岸現狀的做法,再加上民進黨迫於島內民意壓力,要向選民展示與北京和解的誠意,台海局勢相當平靜,兩岸開戰風險雖未至於無,但亦相當低。
記者 盧燕儀
(美國學者專訪五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