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風景線:冷氣機式的新加坡政治

台灣風景線:冷氣機式的新加坡政治

江春男 台灣資深政論家

新加坡地處熱帶,氣候悶熱而潮濕,但卻是國際上閃耀亮麗的經濟體,人民享有高所得,政府廉能公正。有人把新加坡形容為權威民主,或開明專制,但它更像是一個冷氣機國家(Air-conditionedNation)。冷氣機無法改變氣候,卻可以控制氣溫,讓人住得舒服,控制與舒服正是新加坡成功的兩大秘訣。

新加坡長期由人民行動黨一黨執政,反對黨力量微弱,但它定期選舉,擁有民主政治的所有配件。雖然控制新聞媒體,但是媒體對反對派的競選活動也有許多投訴。雖然司法制度受到不少批評,然而其法治精神卻備受肯定。雖然李光耀退而不休,但他以八十二歲高齡,此次仍然出來參加競選活動。雖然朝野政黨的力量懸殊,但是執政黨充滿憂患意識,每次選舉均不敢掉以輕心。

每次選舉必有官司

這次大選在八十四席中,只有三十七席無對手,行動黨和反對黨要角逐其他的四十七席,這是李顯龍當總理以來首次面對的硬仗。五年前那次大選,行動黨雖然在八十四席中獲得八十二席,但是得票率只佔百分之七十五。其他百分之二十五跑到反對黨,不過,反對黨卻只得兩席,與其得票率不能成比例。這是有效控制選區劃分和選舉制度的結果。
幾乎每次選舉,反對黨一定有人吃官司,這似乎變成政治遊戲的一部份。這一次民主黨秘書長徐順全因為影射李光耀父子在一件基金醜聞案中刻意隱瞞真相,有不誠實的嫌疑;被控附帶巨額賠償之訴訟。包括印刷所老闆在內,數位共同被告已經向李資政公開道歉,並請求減低賠償金額。但是徐順全本人堅持立場,要打官司打到底。
徐順全博士是著名的民主鬥士,他對政治官司頗有經驗。李光耀形容他說:「他每到選舉的時候,就拿出一顆在他腳下引爆的炸彈。」但是李光耀常常以巨額賠償金額司法手段,對付異議者,變成新加坡的負面形象。不過,正如一九九二年,新加坡禁止口香糖成為國際笑柄後,行動黨仍認為這是維持法治和秩序的必要手段。

安排議員扮反對黨

新加坡的《聯合早報》借用台灣總統陳水扁的「四不一沒有」來形容這次新加坡大選:一不換政府、二不換領導人、三不改變國策、四不是新舊之爭,因為行動黨自行更新了候選人。
至於「一沒有」是甚麼呢?那就是沒有容忍任何政黨或候選人訴諸卑劣手段的空間。因此禁止網路在競選期間討論政治議題。一捲有關徐順全抗爭故事的紀錄片,曾在國際影展中得獎,卻不准在網路上流通。這裏的新聞自律程度不輸給中共,但是其技巧和形式,頗多值得中共學習之處。
民主要監督,也要制衡。新加坡在這方面面臨兩難,一方面要壓制反對黨,但又怕把反對之路全部堵死;怕國會裏面沒有半個反對黨,不像民主國家,所以行動黨曾經別出心裁,特別設計由二十人組成的獨立派議員,讓他們在國會擔任「替代政策獻議團」,專門和政府唱反調,扮演反對黨的角色。
不過,這樣一來,又會使真正的反對黨沒有生存空間了。後來此議不了了之。

長期與大自然隔絕

新加坡人不只需要冷氣機來維持他們的生活,也需要冷氣機式的控制來維持他們的制度,沒有冷氣機,這個潮濕悶熱的城市,永遠不會有今天的成就。問題是,一輩子靠冷氣機生活,無法接觸陽光和大自然的人,怎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