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太區副局長曾頌華指出,中國僅調高貸款利率0.27厘,不足以壓抑過熱的經濟,估計未來還有其他冷卻經濟的措施出台,如提高銀行存款儲備金,甚至再次加息等。
由於內地銀行體系資金過多,引發新一輪經濟熱潮,令中央推出新一輪宏調。國基會估計今年內地經濟增長9.5%。
她又指出,內地消費佔生產總值比重,自1980年以來已跌逾10個百分點,至40%,較其他國家低,反映內地消費增長遠遠不及整體經濟增長,以及居民的儲蓄率相當高,尤其是改革開放後以往由國企承擔的社會責任,現在變得不明朗,如退休金、醫療、教育等,均令居民開支審慎。
要經濟平衡增長及刺激消費開支,必須要有宏觀政策和結構改革配合,尤其是消除國民在醫療、教育和退休問題上的擔憂。此外,銀行改革也可改善居民貸款渠道,讓他們減低儲蓄,透過融資購物或從事小本生意。
國基會:人民幣看升
她又指出,按現時中國龐大外滙儲備和經常賬盈餘,只要放寬滙率的彈性,人民幣將會升值,有利增加居民購買力,刺激消費。面對全球經濟不平衡,除了中國要刺激消費減低儲蓄外,反過來美國也要增加儲蓄減少消費,以縮減經常賬赤字,這會導致美元於中期逐步貶值。
另外,她又提到流入亞洲區的資金正在減少,原因是美國與亞洲區的息差正在收窄,以及人民幣去年升值後,外界對升值的預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