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的宏觀調控措施之一,就是把銀行貸款息率增加0.27厘,但又不同時增加存款利率。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是有點難以理解的。假若這種事情發生在香港,銀行便會被說成牟取暴利。
貸款息率提高,銀行在放款業務的收益便會增加,特別是那些借了浮息的客戶,利息支出便立刻上升。這樣會降低他們借新貸款的意欲,那麼經濟活動便在某個程度降溫。
對於個人而言,借入大量資金而且是浮息的,大多是房地產的按揭貸款,那麼加息之後,對於按揭需求降低,便達到把樓市降溫的目的。
為甚麼不把銀行存款利率同時增加?據官方的說法,是希望擴大內部需求,以糾正過份依賴出口的情況。因為銀行存款利率偏低,部份市民會選擇消費。內地市民頗喜歡把資金存入銀行,究其原因,是現時內地可作投資金融產品的渠道較少,資金沒有太多出路。如果內地金融市場發展到像英美等先進市場一樣。相信銀行的資金便不會像現時那麼集中。此外,如果把銀行存息增加,有可能會吸納更多炒作人民幣升值的資金進入市場,反而不利於把人民幣炒風降溫。
內地銀行更吸引
存款利率不加,銀行剩息差便得以擴闊,有利銀行業績。未來數月會有中國銀行及中國工商銀行上市,把銀行息差擴闊,提升銀行盈利,會更有利銀行的集資及上市。為面對後WTO年代開放內地金融市場的挑戰,這次內地加息的方式,可謂一箭三鵰!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