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稅收1450億破紀錄 無理由唔減稅

港府稅收1450億破紀錄 無理由唔減稅

【本報訊】繼港府上周承認政府庫房盈餘比原先估計多出逾100億元後,稅務局昨公布,剛過去的2005至2006年度稅收創開埠以來的新高,達1,450多億元,當中120多萬打工仔被榨取了近375億元薪俸稅。稅務局長劉麥懿明也承認:「稅收滿瀉。」立法會議員及學者都一致認為,在庫房「水浸」下,政府沒有理由不減稅,應盡快還富於民,刺激經濟。 記者:麥志榮、羅偉光

劉麥懿明昨日在記者會上公布,由於經濟復蘇,上年度稅收總額為1,450多億元,比04/05年度增加了14%,當中薪俸稅收入近375億元,增加了10%,同樣是歷年的最高紀錄,比97/98年度多出了75億元。薪俸稅大增,原因除了就業人數增加及薪酬上升外,政府年前加稅措施也額外令8萬名打工仔跌入稅網;而年薪90萬元以上的高薪人士,上年度收入增幅最大,達6.5%,這批人士主要是從事的行業有較多的花紅、津貼或認股權證,其餘的受薪階層收入增幅只有2.5%至3%。
劉麥懿明承認,多種事前預計不到的收入增長令「稅收滿瀉」,但至於會否有減稅空間,她聲言,稅局曾進行計算,若按照02/03年度未調整薪俸稅邊際稅率及稅階的稅收計算,上年度稅收將會減少116億元,「咁就會變番做赤字㗎啦」。根據政府上周公布的數字,05/06年度政府財政盈餘高達140億元,較原預算多出147億元,也較3月財政預算案中公布的41億元修訂預測盈餘,大幅增加了接近100億元。

還富於民「好過畀政府亂使」

由於預算案建議延長居所貸款利息扣除期限至10年及調低邊際稅率,劉麥懿明預計,今個財政年度薪俸稅將少收27億元,令薪俸稅收入下跌1%。
庫房盤滿缽滿,各界要求政府減稅還富於民呼聲高漲,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單仲偕稱今日會邀請各黨派,商討要求財政司司長唐英年修訂預算案,在本年度立即減稅,該黨建議把稅階由3萬元加至3.5萬元,並再削減稅階的邊際稅率;自由黨主席田北俊稱,港府應與市民分享庫房錄得盈餘的喜悅盡快減稅,該黨建議薪俸稅回復至02/03年度未加稅時水平,並把居所貸款利息扣除年限,延至全個按揭期適用及調低差餉0.5%;公民黨會計界議員譚香文支持減稅建議,「呢啲錢都係喺納稅人度收番嚟,有錢應該畀番市民。」
科技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指出,港府現時有足夠條件減稅,因庫房充裕而且經濟穩步上揚,就算不即時減稅,下年度也應還富於民,若要堅守審慎理財原則,可分階段減稅,「一有空間就應該減稅,市民自己決定點使錢,總好過畀政府亂花。」他又指過去數年出現赤字,主因是港府開支龐大,並非結構性赤字。

減稅刺激經濟成全球趨勢

《壹週刊》社長楊懷康指出,減稅刺激經濟已成全球趨勢,美國、愛爾蘭、東歐多國、日本、新加坡等地近年紛紛減稅,他又說減稅才是迫使政府節省開支治本之道,「唔畀少啲錢政府使,點迫到佢瘦身?」
香港稅務學會理事王銳強認為,將10億元盈餘退稅,每名納稅人只分得數千元,效用不大,若今個年度的財政狀況持續好轉,確定政府已擺脫結構性赤字的危機,便可以考慮在稅率上輕微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