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當代舞蹈團宣傳單張這樣寫:「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當如風的男子遇上水造的女人……」
事實他們沒有遇上,只是同一個舞台,上半場與下半場。男是柔的楊春剛,女是堅的梅卓燕。楊的「風」多變形象體豐,看得應接不暇。梅的「水」堅守她從多年前帶起一波編舞新風的「玉卿嫂」,「遊園驚夢」;女性內心照鏡細緻效果,近乎歇斯底里迴旋盤問的心理狀況在「水」得到更透澈的灑潑。梅卓燕這次演出的驚艷除了編與舞的功夫,還有非凡的燈光與音響效果,邊看腦子不斷推出新點子,優秀的作品最高的讚譽來自給予觀者Inspiration。
從風水想起自己恒常路上,山中一日「工作/旅行」生活模式,回家世上已千年;需讀舊報重溫新人事。李敏、牧童一夥原來寫了多天告別語,五一醒來副刊版位風吹新向,水流別方。間或在不同報刊寫專欄文章有好幾天日子,這類改版換作者轉轉讀者口味的恒常法則早已熟習。從前在別報寫稿,從薄弱小報開始一直寫到財雄勢厚舉足輕重;眼見文友一個一個從迴旋木馬飛出去,一篇篇幾乎失婚失戀似的告別文章就讓鄰家自己兔死狐悲,暗中告誡,無論如何日後輪到自己絕對不可吐露半口感歎。好運,從電話上陌生聲音多年後變作自己好朋友的副刊主任先離職,猶似拖友失拖,吐心聲失了顏聯武陳海琪,心底先冷半截,過了自己專欄八周年,離去時,不着一字。就是你的事業,房產甚至家小都不屬你,人生如過客,有過便好,珍惜念舊便夠。捨不得是編輯,第一手文字是好是醜由他(她)們先讀,某程度是交心友。讀者?反而是情人愛人,舊的走了新的來了太陽落了星星亮了月亮如水銀灑過去了。上路多,便不太說再見。名利場邊的工作營生冷冷熱熱早變涼暖。不過讀着人家的依依不捨,總有一番推不掉風水輪流轉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