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股壇:粵投業績平平欠吸引

點股壇:粵投業績平平欠吸引

新一輪宏觀調控,雖對粵海投資(270)無大影響,而公布業績前創出近年新高3.80元,宏調的消息,亦使其股價於上周滑落至近4個月低位3.05元,跌幅近20%,而昨日已回升至3.35元。
粵投去年盈利13.03億元,增長45%,每股盈利22.69仙,中期息已派4仙,末期息將派5仙,全年股息9仙,增加50%。
新會計準則的影響,去年盈利因而增加1824萬元,而上年則減少2.54億元,於調整後,去年增長應為11.8%,但粵投賬項較為複雜,為此而確定增減,過於武斷。若以盈利13.03億元為基準,扣除重估物業增值6730萬元及撥回合作企業減值5480萬元的非現金收入,去年盈利應為11.81億元,每股盈利應為20.55仙,派息比率為45.5%。
粵投仍以供水收益為主,供水本港增加2.4%,深圳及東莞則增2.8%,賬項所示供水提供稅前利潤增26%達到10.39億元,但其中包括利率掉期合約收益9639萬元,再扣稅及少數股東權益後,供水提供純利僅7.18億元,較上年升增長11%。
供電貢獻急跌,各電廠表現懸殊,包括舊發電機關閉、大修、新機投產以及煤價影響,稅前業績急跌88%。
路橋項目表現亦參差,但撥回已售清遠公路的準備2480萬元,以及番禺大橋的美元貸款錄得滙兌收入8077萬元,整體增長逾倍至9458萬元。
物業投資貢獻增50%,是重估增值與其他影響,實則收益只增5.6%,物業發展更跌60%至490萬元。
酒店營運及管理有好表現,入住率及房租均升,亦有滙兌收益,貢獻增加53%。

供水受降雨量影響

經營百貨面積增加3.3%,營業額增14.5%,聯營公司吉之島天貿表現也佳,業績增長34%,其他項目由虧損819萬元轉為盈利2130萬元,去年債項減少,利息支出減少5.5%。
整體而言,業績一般,今年的變化,包括供水香港減少,而收益則獲政府補貼,深圳及東莞水費加幅在0%至20%不等,看地區位置而定,但供水多少將受降雨量所影響,為供水貸款安排重訂利率,每年節省7600萬元,但利率仍高於去年,相信未能受惠,其他業務預期有正面貢獻。
粵投股價3.35元,PE16.3倍,息率2.68厘,今年會有增長,但期望不高,市道向好,市場雖接受較高PE,但已不宜過於奢望。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