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夢想,凡事可成真。」昨日坐在大專會堂的100多名小發明家,正切切實實地將想像化為現實。第八屆香港賽馬會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昨日舉行頒獎禮,來自165間中小學的4,000份作品中,超過100名學生獲獎。被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林肯實驗室肯定科研成績、並將太陽系一顆小行星命名為「陳易希星」的中五學生陳易希,也曾在03年憑「智能機械人」在這項比賽獲一等獎而被發掘出來,成為本港學界一個神話。 記者:馮永堅
藍芽小Q助失明人士尋方向
以拉布拉多犬為主角、講述一段人狗情的日本電影《導盲犬小Q》,激發起兩名中四生對失明人士的關懷。他們利用手機的藍芽技術,配合可發聲的蜂鳴器,讓在家的失明人士只需對着手機說出所在位置、及想到的地方,蜂鳴器接到藍芽發出的訊號後便會發出「咇、咇」響聲,引領失明人士尋找正確方向。
透過藍芽傳指令
這個高科技引路器名為藍芽小Q,每套成本約3,000元,由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的郭以樂及劉嘉怡同學發明,並獲得中學高中組科技創新成果一等獎。郭以樂說,藍芽小Q可協助剛失去視力的人士,讓他們在家中也能來去自如。
他解釋使用者如想由廁所走出客廳,只需向電話說出所在位置及目的地,特別設計的電腦程式會進行分析,並透過藍芽將指令傳輸到預先裝在牆邊的蜂鳴器,數秒內由廁所至客廳的一組蜂鳴器便會發出聲響,使用者可憑聲音找目的地,他們經過蜂鳴器後響聲便會停止。
受室外噪音太大所限,藍芽小Q暫只能在室內應用。但郭以樂及劉嘉怡表示會繼續改進系統,失明人士可憑響聲辨認街道。
鋁窗救星裝置簡易
近年時有鋁窗墮街壓傷途人的意外,在大埔舊墟公立學校讀四年級的女生文傲妍,知道鋁窗傷人事態嚴重,去年暑假自行研究在鋁窗手鉸及窗框鑽孔,然後用繩索緊扣,防止鋁窗因老化而墮街,這項發明令她獲得科技創新大賽(小學組)個人創作大獎。
去年與師姐獲獎
年紀輕輕的文傲妍知道繩索是否穩固最關鍵,她在老師的協助下多次在校進行測試,結果證明繩索可抵受約80磅拉力,足夠防止鬆脫的鋁窗墮下。視愛因斯坦為偶像的傲妍原來是「發明狂」,去年與兩名師姐參加同一比賽,憑「智能晾衣架」奪得二等獎。今次就憑一己之力並獲一等獎,她說感到很開心,「我希望可以好似愛因斯坦咁,發明多啲產品造福人群。」
一個膠套防釘書機傷手
「我以前成日都俾釘書機釘傷,真係好痛,希望有咗呢個防夾手釘書機之後,唔會再有人俾釘書機整傷啦!」北角官立上午小學的小四學生蔡沅彤不想再有痛苦經歷,遂與同學李君凌及張詩韻,一起發明不會釘傷人的釘書機,造福人群。3人的善心得到科技創新大賽評判團的欣賞,向她們頒發科技創新成果(小學組)一等獎,以示鼓勵。
她笑指防夾手釘書機做法很簡單,只需在釘書機的入釘位置,放入1個與入釘位置長度相若的膠套。若要用釘書機,把膠套移後、露出釘孔即可。不使用時把膠套移前,將釘孔「封死」。
蔡沅彤昨獲獎後表示,希望學校可先使用這項發明,若效果良好再推廣至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