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一件國際金融大事,但卻未見本地傳媒大肆報道(香港,甚麼國際金融中心?)便是全球軟件業一哥之微軟(Microsoft),於周五宣布第3季度(截至3月底為止)業績,純利雖然比對上一季增長16%,即30億美元或每股(扣除特殊項目)賺31美仙,不過此數比市場預期的33美仙遜色,投資者失望之餘,爭相大舉拋售,微軟股價即日狂跌11.38%,是逾5年來最大跌幅。
市值跌近二千五億
看官,可知道這約11.4%之市值被蒸發,相等於幾多銀両?超過2490億港元是也!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令這隻超級大笨象股價被震去一大截?
自從微軟創辦人蓋茨(BillGates)於5年前淡出公司營運、業務交予現時行政總裁巴爾默(SteveBallmer)主持後,四方八面強勁對手相繼出現,軟件有崛起甚速的Linux、遊戲機則要力撼新力(Sony)殺聲震天的PlayStation3(已宣布延遲至11月才推出)而需要加強Xbox360之功能,遂令成本增加;搜尋器微軟網絡MSN又要應付天之驕子Google之競爭,為了這場終極反擊戰,巴爾默透露必須改變策略,來年(財政年度)將多投20億至25億美元在互聯網絡上,但由於沒有說明是怎麼樣的計劃,故令投資者覺得前景並不明朗,惟有擲股票來洩憤或自保。
其實微軟不但要應付不同領域高手之來襲,更要面對歐洲法庭對其WindowsMediaPlayer軟件可能犯上「反托棘斯」(anti-trust,意即壟斷)之指控。還有便是微軟只顧鞏固個人電腦軟件,對有機會取代前者的手機軟件之研發卻未見積極,看來「大老細」非要御駕親征不可了!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