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消息:澳門筷子基對開海面昨日清晨出現大量死魚,主要是2、3吋長的小魚,至傍晚時,港務局人員最少已撈起10噸。由於死魚數量多,相信要兩天才能清理妥當。
漁界指因污染嚴重
民政總署及環境委員會已就海魚大量死亡事件展開調查。據漁業界人士稱,主要是水質差,污染嚴重,加上入春後適逢產魚期,小魚未能適應惡劣的水質,遇近日天氣變化而缺氧死亡。
出現大量死魚的筷子基海面所在地與灣仔相對,在內港之尾段,為一個水塘式的地段,因水流關係變為「死水」區,積有甚多的水浮蓮,加上附近修車行、工廠、食肆林立,對海水造成污染,相信為導致死魚的原因。
在昨日清晨6時後,青洲、筷子基海面陸續浮起大量死魚,有黃魚、「暗釘」、𩶘魚等較細小魚種,引來不少居民圍觀及打撈,稍後海關及港務局接報到場,阻止居民撈走死魚。
當局憂市民食用死魚
港務局防污中心職務主管劉潤明稱,千萬不要將撈得的死魚當食用用途,否則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