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出現首宗「六四」死難者成功索償案例!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政府最近就當地1名少年在八九民運中被打死事宜,以「困難補助金」名義,向死者父母賠償7萬元人民幣。對於當局這種「變通補償」方式,丁子霖、徐文立等國內外異見人士普遍表示歡迎,認為是個好開始,並希望迅速推廣到全中國,既化解民間的仇恨,同時拆除六四這顆超級政治炸彈。
香港支聯會多名成員認為,相信北京是擔心近年內地維權意識提高,想先用金錢安撫六四死難者家屬,減輕平反六四的壓力,但官方始終不是以六四名義作賠償,真實意圖難以判斷。
周國聰在看守所遭毆斃
1989年6月6日,當時15歲的初中畢業生周國聰,在成都市天府廣場的示威活動中,被成都寧夏街派出所公安拘捕,翌日下午被發現死在看守所的工棚裏。當時經法醫鑑定,周國聰後腦左邊有個大瘀痕,是被毆致死,而非病死。緊接着,當局以「無名氏」的身份將周國聰的屍體匆匆火化。
周母唐德英17年來,一直鍥而不捨地層層上訪,希望為兒子平反。本報昨日獲得的1張證明顯示,錦江區政府信訪辦公室就唐德英「反映其兒子(周國聰)在89年動亂時,無故身亡」事宜,根據唐德英夫婦生活困難,經「請示上級主管部門和區政府領導後,決定給予唐德英夫婦7萬元困難補助金。」
六四死難者家屬組織「天安門母親」發起人丁子霖昨表示,她個人歡迎成都市政府對六四死難者家屬作出賠償,但不排除北京當局有心在六四周年前夕,為營造和諧氣氛而特別藉今次事件「放氣球」,測試外界反應。
劉曉波指是當局掩口費
丁子霖當年17歲的獨生子蔣捷連在北京「六四事件」中死亡,她對唐德英的遭遇感同身受:「周國聰還比我兒子(過世時)少2歲。我感到非常難過,喪子之痛並非錢可以補償,這種傷痛是伴隨終身的。」
內地異見人士劉曉波看過相關報道後,相信真有賠償其事,但他指出,單從這次事件,看不出當局對處理六四造成的矛盾有任何鬆動。他認為,周國聰被打死時畢竟只得15歲,他的母親這麼多年來不斷上訪,充其量也只是「掩口費」,目的是希望對方不要再提起此事。劉曉波說:「除非有更多六四死難者獲得賠償,否則現在談對六四的意義,仍言之尚早。」
接受賠償後不能再上訴
中國民主黨海外負責人徐文立則指出:「這可能僅僅是一個個別的成功案例,但事態發展表明它是一個很好的開頭,我們自然沒有理由不這樣一步步地走下去。」
不過,在支付「補助金」的同時,當局亦列出條件:唐德英如接受解決方案,必須擔保不再上訴。
成都《天網》的公告指出:「我們更希望中共當局將周國聰索賠案變通處理的創造性模式迅速推廣到全中國,為飽受苦難的八九死難者親屬、八九參與者、八九同情者和其他重大歷史案件受害者提供人道主義的幫助。作為化解最大仇恨,最終實現全民和解的一個前瞻性步驟。」
多年來一直協助周國聰母親向政府索償的內地維權人士、「天網」負責人黃琦昨日說:「這麼多年了,很多家屬沒有堅持上訪下去,他們生活在大陸,有方方面面的壓力,我不同意那些為了政治目的而亂叫一兩句口號的那些人,把受害者當作炮彈,我絕不會這樣做!平反六四是長遠的目標,當下我覺得(取得)效果才是民間維權的最好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