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認2月時刻意報細數<br>盈餘140億唐英年拒即減稅

否認2月時刻意報細數
盈餘140億唐英年拒即減稅

【本報訊】財政司司長唐英年2月份發表財政預算案時,曾批評坊間不能掌握政府數據,錯估盈餘逾百億元,不過政府昨日公布上財政年度政府賬目結算,財政盈餘較2月估計大幅上升近100億,有近140億元,唐英年否認「報細數」令政府水浸,只是當時無法估計稅收、土地收益增加,他又拒絕承諾還富於民,政府只能量力而為。立法會各黨派都批評政府理財太保守,要求政府以減稅、退稅等方式,與市民分享經濟成果。

節約收效支出減45億

政府昨日公布,截至3月底05至06財政年度臨時結算,政府整體開支為2,331億元,收入為2,471億元,綜合盈餘為140億元,較2月財政司司長估計41億元,增加99億元。
政府發言人解釋,盈餘大幅上升,主要是上財政年度後期,政府在印花稅、薪俸稅、利得稅及地價收入較預期多出54億元。另外,由於各部門厲行節約,因此令部門開支減少了45億元,當中22億元是未用盡的經營開支款項所致。政府儲備也上升到3,10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47億元,當中包括投資於外滙基金的虧損所作的7億元撥備。
唐英年昨日否認政府刻意將盈餘「報細數」,政府一直以最客觀及專業的角度審視所有的收入和支出,從而作出最適當的估計,2月份公布的數字也是根據此目標而訂,他又指本年第1季財資及土地市場相當活躍,令政府稅入增加,這些都是制訂預算案時無法預計的情況。

議員批保守低估盈餘

至於政府會否在庫房「水浸」下還富於民,唐坦言政府有諮詢程序,現在財政狀況改善了,條件多了,可以作出一些更加積極的考慮,但現時仍然是言之過早,政府只能量力而為。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單仲偕批評,政府過去9年皆錯估盈虧狀況,誤差最高逾270億,他批評政府每每因過度保守,低估盈餘,無法提出措施紓解中產階級的財政壓力,扶貧工作也做得不足,他促請政府下年度減稅及增加扶貧開支,減輕市民負擔。
民建聯副主席劉江華直指盈餘「比想像中多咗好多」,建議政府免收差餉1季,因免收差餉手續較簡單,相信最能還富於民,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工聯會會長鄭耀棠則要求政府減稅,與市民分享經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