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辱兩忘 - 鍾偉民

寵辱兩忘 - 鍾偉民

常說「寵辱不驚」,忘了這四個字,還連着一條漂亮的長尾:「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嚮往這樣的境界,可惜,店前就一株大蒲葵,偷閒看到的,只是葵葉蒙塵,大雨後,偶然綠上一綠,油油的,養人心眼。
按理說,能做到「寵辱不驚」,就可以看花開,看花落;隨雲卷,隨雲舒。
其實,關鍵在這「閒」和「漫」,不妨反過來說:能閒,就可以不驚於寵辱;能漫,就可以無意於去留。
偶見大陸有死賸一張嘴的老打手,獠牙蛀了,屍斑,快要吃掉那張惡臉,遇事,還是目眥欲裂,作勢咬人;當上權貴的狗,一輩子就不得閒,不能漫,蹲在主子腳邊,隨時發難;當然,這也是自招的,與人無尤。
要能閒,能漫,大概先要能放下。

什麼都插手,什麼都咬着,扛着,抓着,就不可能有這「不驚」和「無意」。
天天忙着去看人家怎麼看你,為「寵辱指數」動氣,勞心,天外有雲再美,庭前有花開得再燦爛,又與你何干?
《老子》有「寵辱若驚」一語,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得到恩寵,感到驚恐;失去了,同樣惴惴不安;何苦呢?刷鞋仔和老打手,得寵,鬆毛鬆翼,骨頭輕過枕頭;但龍恩,真會天長地久?失寵了,惡狗,還不是變了死狗?世間的辱,十居其九,源於貪:貪財,貪權,貪威,貪色……只有貪食,好一點,最多食一餐,屙九回,臉青唇白惹人笑,養好腸胃,還可以再開食戒。說到底,少貪,就少辱;少貪,不理事,也懶做事,你揚名立萬,我看花開花落;你踎街乞食,我隨雲卷雲舒;心無掛礙,根本就無寵無辱,遑論驚與不驚。
閱人多了,不斷有得着,也不斷把「得着」放下,天天提醒自己:要漫,要閒,可以不做,不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