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萍語:趁調整重整投資策略

投資萍語:趁調整重整投資策略

筆者上周已就資金流向與近期股市走勢作分析,但中國政府於上周「出其不意」地宣布調高貸款基準利率,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則「意外地」強烈暗示快將暫停加息,中美兩國在利率政策上的轉變,令資金流向問題更值得關注,有需要作進一步討論。
聯儲局暫停加息的言論並未對債市構成影響,美國債券孳息繼續上升,這反映投資者對美國利率上升周期是否完結仍存疑。其實,伯南克暗示暫停加息並不等於利率不會再調升,亦不等於利率將下調,即時利率保持在現水平一段時間,聯儲局在利率政策上仍有很大的彈性,因此,伯南克的言論對股市、債市的資金暫仍未即時產生明顯改變,但美元疲弱卻令投資者憂慮亞洲區國家的出口競爭力減弱,令區內股市面對一定的上升阻力。

銀行保險股等機會上車

不過,中國宏觀調控及利率因素對資金流向的影響則頗為明顯及廣泛,在上周四中國宣布調高貸款利率已即時令全球商品價格下跌,反映這個「世界工廠」對石油、鋼鐵、銅等主要原材料市場需求的影響力。
宏調冷卻經濟增長,商品價格難免下跌,這正如今次商品價格持續上升,其中一個原因也與各國商品生產商及投資者(以投機者形容或更貼切)瞄準內地之需求有一定關係。
宏觀調控政策在防止個別行業(例如:水泥、電解鋁、焦炭)過份生產及盲目投資是否奏效仍有待觀察,原材料價格波動對相關股份將續造成波動,雖然國際油價及金價仍會因為政治局勢、美元表現及炒作活動而保持上升軌道,但資金對其他原材料股的追捧程度亦會稍為降溫。
房地產股對宏觀調控的敏感性更高,中國政府近年的政策是鼓勵居民自置物業,政府已逐步取消提供住房的福利措施,因此,房地產市場往往成為調控政策的首個對象,而利率調升對資金吸納內地房地產股也將變得審慎。
中美利率政策、中國宏調措施對資金流向產生改變,中資股(尤其是國企股)受上述政策的不明朗影響乃存在,而本港上市公司亦很大程度上與內地業務相關或直接在內地投資,因此,藍籌股亦不能獨善其身。但中國政策在容許資金外流及鼓勵個別行業發展的政策料不會改變,因此,現階段應是檢視及重整不同行業的投資策略,並非一面倒沽貨,亦非盲目撈底的時候。
石油、黃金股份候低買入的風險不高,但地產、鋁、鋼鐵及其他原材料股仍不宜隨便吸納,今次大市調整反而成為吸納公路、電訊、保險及銀行股的機會,藍籌股則以滙控(005)、地鐵(066)、中華煤氣(003)及港交所(388)較具防守性,有吸納價值。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熊麗萍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