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全港約有7萬名視障人士,大部份為60歲以上長者。失明長者予人印象是長期被照顧、被幫助的一群,但其實他們亦樂於照顧、幫助他人。透過當義工,日前,一群失明長者到黃竹坑一所護老院探訪及表演唱歌,發揮視障人士助人自助的一面。
由10多名視障人士組成、屬於失明人互聯會會員的「蘋果愛心大使」,於本月26日攜同過百個「愛心禮物包」,到黃竹坑一所護老院進行探訪及歌唱表演。表演雖於下午2時30分開始,但過百名院友經職員安排下,早於節目開始前已在禮堂「排排坐」,等候欣賞「蘋果愛心大使」精心安排的歌唱表演。
輕快曲調帶動氣氛
當日負責打頭陣演唱的是歌后王鳳倩,當日她演唱「好春宵」及「八個娃娃」兩首歌,因曲調輕快,很快便帶起全場氣氛。自小弱視的她,因兒女已大,並無牽掛,遂投入義工活動。
王鳳倩說,她每次站在台上演唱,都感到無比快樂。「當你唱歌時心情好開心,先能夠透過歌聲感染到人,令聽眾都開心,所以發自內心係好緊要㗎。」她不喜歡常被誤作需要等人幫助,她反而能於每次探訪活動中,感受自助精神。「每次去唔同院舍見到唔同院友,都感受到自己係好幸福同幸運,所以多投入幫人,對自己係一件好事。」
口琴表演掀起高潮
負責口琴表演的譚乙雲當日贏得不少掌聲,將全場氣氛推至高峯。當他吹奏「南泥灣」時,記者見在場不少長者也跟隨音樂節奏拍着掌,搖着頭。60歲的他精通不少中樂樂器,但他卻謙稱自己「周身刀,冇張利」。表現開朗活潑的他,原來以往孤僻內向,且因身患嚴重白內障而收藏自己。
「我以前未做過義工,喺幾年前聽新聞聽到互聯會個名,好奇下到個會了解,點知竟然撞番幾十年前喺盲人工廠時嘅工友,聯絡番之後先參加活動,令我成個人開心咗好多。」他稱,每次表演都為他帶來快樂,推動他繼續參與義工探訪及表演活動。
失明經歷激勵他人
外表像極明星盧大偉的盧傑生笑稱,自己只是「靠把口」,多擔任司儀及演講工作,透過自身經歷激發及鼓勵他人。「可能我後生時生活好苦,體驗較多,所以講說話比較吸引到聽眾啦。」
盧傑生今年已70多歲,於94年因視網膜脫落失明,因而自暴自棄,將自己困在家中。突然一天,他反問自己:「其實我冇經濟負擔、身體又幾好,我仲可以為社會做啲乜?」他形容自己像突然開竅,由從來未嘗當義工,變成積極投入義工探訪活動一分子。「我成日都諗,只要10個人中有一個畀我感動到,我已經當自己成功咗。」
矢志改變負面形象
主席張燦於88年開始,因糖尿病致雙目失明,為了改變社會人士對視障人士負面形象,他近年積極籌辦探訪活動,透過視障會員的歌唱表演、分享個案感受,為長期住院的院友帶來溫暖之餘,亦加強院友與外界之聯繫。
他強調,視障人士不應自困在家,應該「跳出來」,擺脫被視為只能長期被照顧、被幫助的負面形象。「所以我會盡量爭取多啲資助,咁樣先可以辦多啲活動,所以我好多謝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資助我哋嘅活動。」
由失明人互聯會舉行的「展現活力-視障人士愛心大使計劃」,早前獲蘋果基金撥款5萬多元,贊助該會視障會員舉辦探訪活動,及透過視障展才能音樂表演,向公眾宣傳及教育,建立視障人士正面的助人精神。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charity.atne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