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會北征抗「邊緣化」 - 陶傑

馬會北征抗「邊緣化」 - 陶傑

馬會聲稱賭馬投注額下降,推行包底式改革。
賭馬的形象老化,年輕一代只興賭波,這是難以改變的潮流現實。中國對香港經濟最大的支援,不是自由行,也不是容許港商北上豁免關稅,而是讓馬會登陸廣東,開投注站,堂堂正正,接受廣東人民投注。
珠三角地下賭馬風氣熾熱,香港電視賽馬全程直播,珠三角消費力旺盛,單深圳一地人口已超逾八百萬,且香港北上工作定居的人口漸多,再不批放馬會北上,說不過去。
馬會在珠三角開店,會鼓勵廣東人民賭風?此一藉口站不住腳。同文同種,嗜賭的基因排列在血液深處,廣東人民不比香港人純情,馬會不北上開店,粵人賭風與香港人一樣熾烈,地下經營,只會助長黑社會。馬會在廣東省堂正開店,以珠三角為試點,馬上擴大至潮汕,有助於把賭風「規範化」。粵港兩地,都多了一大條財路,廣東當局可以博彩稅為重大的稅收,補卻「三農問題」取消農業稅收入之不足。香港馬會也多了盈利,為香港多謀福利,也可以壓抑香港的「社會福利派」向特府伸手要這要那的種種政治要求。不是所謂的雙贏、三贏、四贏,又是甚麼?

馬會北上經營外圍投注,把理性專業的管理方式引入大陸,正符合總理溫家寶的呼籲「善用香港優勢」之要求。香港自稱被「邊緣化」,進攻是最佳的防衞,馬會北上開店,既是抗「邊緣化」的最有力攻勢,也是「珠三角大融合」最為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
九十年代初廣州也一度開設馬場,因為不諳馬場的先進英式管理之道,搞到淪為貪污搵食的活樣板,驚動北京中央,拉人封店,廣州馬會的管理高層,竟有泰半被捕。今日的廣州前馬場,倒沒有像舊啟德機場一樣丟棄着養老鼠,而是緊跟經濟發展的新形勢,「轉型」為汽車的展銷場了。
香港賽馬會如果能北上開闢市場,建十條「港珠澳大橋」,不論甚麼單Y、雙Y,三四五個XYZ,資金都不缺。在大陸做生意,外人不許獨吞,粵省當局可持有香港賽馬會在珠三角業務的兩三成股份,唯管理權必須在香港賽馬會,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成員夏佳理之手。夏佳理係曾蔭權心腹、前殖民地時代的管理精英,這樣的人,正是香港目前可用的一點點「港英」留下的老本,將來少一個,香港的「優勢」就減一分。將來馬會由中港太子黨來掌權,亦即為腐敗的開始。那時候登陸大陸,亦必與貪污同道,不趁當前引入這股文明社會的清流,更待何時?
真正的CEPA,必須由牲畜來牽頭,亦即讓香港馬會的馬匹帶動,不行這一步,則誠意還是不夠。曾某爭取連任,馬會北上,有沒有「牙力」說服中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