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改革 - 區樂民

課程改革 - 區樂民

招聘助護的面試中,我會問一兩條心算題,看看應徵者的基本數學水平,因她們要負責收費。
一個應徵者談吐得體,中英文尚可,有機會被取錄。我問:「你去買一雙皮鞋,原價三百元,特價八折,你應付多少?」
她竟然不會算!我提示:「三乘八是多少?」她答二十四,但仍不懂心算買鞋問題。最後給她電子計算機,才得出正確答案。
我不禁想:五年中學的數學堂她是怎樣過?

現實中,有些人對數學是沒有天份的,他們卻被迫跟十優狀元讀同一個課程。當八折也不會算的時候,勉強他們學座標幾何和二元一次方程式,除了讓他們明白人生充滿挫折外,還有甚麼好處?
我認為中學的數學課程該分為甲乙兩個,課程乙只教實用數學,目標是應付日常生活所需。
天賦人人不同,例如我不是讀歷史的材料,中五讀中史,我雖努力,但朝代的先後次序也不能記牢,你卻要我背誦新朝變法的詳細內容,真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