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現約有1400隻窩輪,其中有約340隻在5、6月到期,我們發現當中部份長和窩輪仍成交活躍,投資者需特別留意買賣短期證以及持至到期的風險。事實上,凡有窩輪接近到期,我們均會收到不少投資者的提問,若考慮把窩輪持至到期日將涉及甚麼風險?
若投資者考慮把窩輪持至到期,一般會涉及三個風險:
第一,時間值耗損。窩輪屬有投資期限的工具,時間值每天均會流逝,如把窩輪持至到期日,窩輪之時間值會降至零。時間值的下跌並不是以直線進行,而是像曲線般向下進行,意思是愈接近到期日,時間值的跌幅會愈急速,而壽命愈長的窩輪,其時間值耗損的速度相對較慢。
第二,持倉至到期日之風險。一般來說,窩輪之到期日與最後交易日不同。以一般標準證來說,最後交易日為到期日前第四個交易天。最後交易日以後,投資者不可以再買賣窩輪,換句話說,即使相關資產於最後交易日至到期日之間有甚麼變動,投資者也動彈不得。假設投資者原本持有一隻價內證,但因為市場於最後交易日至到期日之間出現急速變化,這價內證將有機會於這幾天由價內變成價外,令相關窩輪最終變得毫無價值(變成廢紙),故此持倉風險也頗高。投資者應先評估把相關窩輪持至到期時潛在回報有多少,一般可以把預期正股到期時之造價與行使價比較,然後除以換股比率,若投資者計算過每一單位可收回的金額低於現時於市場上沽出的價格,應考慮於到期前在市場沽出。
第三,引伸波幅的影響。窩輪價值除受正股影響以外,還受引伸波幅影響。短期證尤其受引伸波幅影響,較容易出現偏離預期價格而行之情況。
綜合以上三個潛在風險,投資者考慮把窩輪持至到期,除非是預期正股的升幅或跌幅能抵銷以上之風險,不然,投資者應考慮在到期前把窩輪沽出。
德銀投資產品部
撰寫人為德銀認股證之代表,本身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撰寫人並無持有文章提及之證券,而德銀是德銀認股證之流通量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