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范椒芬對青少年勸學,連私家秘訣也傾囊相授,即是如廁時也手不釋卷,上下一同努力,以叩開學問之門。此乃莊子「道在屎溺」之所謂也。
羅太「廁學」深厚,大可封為學堂廁神。莘莘男學子們(胡錦濤在耶魯大學演講時把「莘莘」二字讀錯了)請勿聞之嘩然,據《搜神記》載,廁神原來確係女性,她姓何,為唐朝人,籍貫萊陽。而羅太的廁所勸學篇,堪為《儒林內史》的神來之筆。宋朝文章大家歐陽修稱「馬上、枕上、廁上」為讀書寫作的好去處,正是此理。
毛澤東就是古往今來「馬上天子」的光輝典範。他壯歲旌旗擁萬夫,戎馬倥傯仍手不釋卷。據長征過來人回憶,穿越大草地時,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如廁只得席地行事。老毛卻挾書一卷,勝似閑庭信步,踱進草叢努力出恭。正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積年累月吐納不暢的老毛,自他排除萬難那一刻起,革命便有了轉機,進而從勝利走向勝利!
中共建政,自馬上得天下的毛澤東仍於馬上治國,此時他坐的不是馬鞍而是馬桶了。老毛人生樂趣甚多,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他都其樂無窮。而在「馬上」讀讀寫寫,也是他的快樂之源。於是御廁之內,龍吟陣陣,非同凡響,老毛每日在彼處內外兼修,於馬桶上批閱文件及作出各種光輝指示,可謂得其所哉。
猶記騷人墨客周作人曾寫過《苦竹雜記.讀書入廁》,但周氏的見識始終差了一籌,他寫道:「上廁所時看點書還是可以的,想作文則可不必。」周作人不懂氣運丹田、收放自如的法門,所以他只能當漢奸,而天馬行空、百無禁忌的毛澤東則貴為一代雄主。
羅太勸學,以我朝太祖為楷模,正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但恐怕要在這個錦囊繡上鄭重告示:「香港政府忠告市民……」原來如廁用功不但有礙健康,更有生命危險之虞——這絕非危言聳聽。
中國第一個死於廁所而載入史冊的是晉景公,《左傳》:「晉侯如廁,陷而卒」。西人諸如此類的「馬上天子」軼事更多,十六世紀法國國王亨利三世日理萬機,於廁中大解時接到教士的密件,正展讀之際,來人圖窮匕見,手刃國王於馬桶之上。
死於皇宮御廁的還有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她好像就是曾與韋小寶胡天胡帝的那位羅剎國公主。女皇在國務會議中途如廁,努力過度而腦溢血猝死。死法雷同的還有長年便秘的英國國王喬治二世……
吾國廢主胡耀邦亦是在政治局會議上(討論教育問題)憤世憂時,心情鬱卒,歸家如廁時心臟病發,不幸夭折——是為「羅太勸學篇」之忌諱。正所謂:學海無涯,人生苦短,不可不察也。
逢周三、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