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器官的推廣不易,中國人死後全屍的傳統觀念牢不可破,家屬對捐贈無知,以為割去內臟會令親人面目全非,成條屍變形。屍變當然是受驚慄片誤導,外人滿以為死者家屬對遺容執着,誰知到認屍時,求求其其收貨的大有人在,甚至有家屬根本沒看死者一眼就簽名,終於搞出燒錯屍的大頭佛。
香港有二千名等候器官續命的病人,七成是腎病患。無論是器官輪候抑或捐贈者,都應該睇睇亞里桑那州大學心理學教授GarySchwartz二十多年來的調查。他搜集了七十宗「移植記憶」個案,認為人體器官擁有某種細胞記憶功能,可隨器官轉移到他人身上。個案中一名職業舞蹈員,88年移植了心肺後,平時注重飲食健康的她,出院後竟然直衝去肯德基大擦家鄉雞。她發現自己性情180度大變,經過苦苦追查,發現她那位器官捐贈者原來是個衝動好鬥的十八歲青年,騎電單車出事前,一直是家鄉雞的忠實擁躉!
另一個案更奇,一名七歲女孩移植了十歲女童的心臟後,噩夢頻頻,夢見自己被殺,而那位捐心者,正是謀殺案的受害人。警方根據女孩夢中見到的線索追捕疑兇,殺手最終落網。
科學界對記憶轉移嗤之以鼻,心理學家也不賣賬。看來只有寫小說和劇本的才會靈感急漲,電影人更加關心那個最近成功換面的女子,會不會有離奇感應,「精神分裂」成雙面人?移植記憶行得通的話,將來肯定有自行洗清記憶的捷徑,不必扮癡呆失憶,只要抽取器官部份細胞就成事。到時,失戀去洗腎就得,無人再會為情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