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稱最早發明 蘇格蘭人反擊<br>高球發源地掀爭拗

中國稱最早發明 蘇格蘭人反擊
高球發源地掀爭拗

中國四大發明:指南針、火藥、造紙及印刷術家喻戶曉,不過古代炎黃子孫的創造力遠不止於此,前日(周三)中國高爾夫球協會發表一項研究,指早在宋朝流行的擊球運動「捶丸」,有可能是現代高爾夫球的鼻祖。研究一發表,蘇格蘭人反應激烈,堅稱高爾夫球是他們發明的。

所謂「捶丸」,是中國古代一種以棍棒擊打小球的運動,「捶」就是擊打、「丸」就是球。根據中國高爾夫球協會聯同故宮博物院,於2004年開始的研究顯示,捶丸最早於北宋徽宗宣和7年(公元1125年)已盛行,連范仲淹的姨甥也熱愛這種運動。研究指元朝領土橫跨歐亞,捶丸經蒙古鐵騎傳至西方。
中國高爾夫球協會前日更隆重其事,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台灣廳舉行觀摩座談會,發表研究報告。

指中國「捶丸」只是相似

撰寫報告的中國體育博物館研究員崔樂泉博士,引述元代的《丸經》,指宋、元至明朝捶丸均非常流行,而用具、場地及比賽規則,都十分類似現代高爾夫,而古籍如《明宣宗行樂圖》上也記載了皇帝與群臣在宮中進行球類運動,有桿、有球更有洞。
不過這個「驚人」發表惹起不少迴響,尤其在廣泛認同為高爾夫發源地的蘇格蘭,反應更為強烈。
英國《泰晤士報》專責高球運動的記者,更以《下次他們(中國人)會說發明了肉餡羊肚(haggis蘇格蘭傳統食物)》為題,引述聖安德魯斯(St.Andrews)高爾夫球博物館主管劉易斯(PeterLewis)說,《明宣宗行樂圖》中是有桿有球有洞,但並無高爾夫的揮桿或輕擊球的動作,所以跟高爾夫只是相似,說是起源並不成立。
《泰晤士報》另一篇以「子曰:用7號鐵桿」為題的報道,指中國宣稱發明高爾夫球,「比地球上其他東西引起更多不滿和憤怨」。
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