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市場預期中央提高存款準備金,抽資冷卻經濟之際,人民銀行突然宣布提高貸款利率0.27厘,以1年期為例,加至5.85厘,旨在加強宏觀調控的力度。對上一次加息是04年10月。
【本報訊】人民銀行昨天公告,「上調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是為了進一步鞏固宏觀調控成果,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進一步發揮經濟手段在資源配置和宏觀調控中的作用。」存款利率則維持不變。
出乎市場意料
市場認為,當局在「左右兩難」中,最後選擇單邊調高貸款利率,一方面保住人民幣滙率,免因存款加息加強升值壓力,同時清楚發放加大宏調力度的訊息,全方位擴大針對面,並打擊過熱的樓市,這招可謂險中求勝。不過,短期內股市面對加息後遺症,將無可避免調整,問題是調整多久及多深,中資銀行股則會因息差擴闊而獲益。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發展主任易憲容說,加息是目前最好及有效的調控工具,也不會是短期行為,利率調高對所有需要借款的企業及個人,都是一視同仁,無所謂「誰最受影響」,加息是展開新一輪宏調的標誌。
有利化解升值預期
摩根士丹利(亞洲)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說,中國經濟的問題是「錢太多」,因此今次只提高貸款利率,這有助銀行擴闊存貸息差,若同時存款加息,只會引發更多資金流入,提高貸款利率而維持存款利率不變。
他指出,內地「錢多」的問題,源自預期人民幣升值,如化解升值預期,即使加息也無助解決經濟體系內水浸的問題。他相信人民幣滙率一旦再大變,將會導致中國經濟陷於「險境」,投機資本可能撤離房地產市場,從而引發樓市「硬着陸」。
市場原預期人行提升存款準備金,滙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梁兆基表示,調高準備金的構思是抽走市場過剩資金,針對面集中金融機構,但可能面對來自業界反對聲音,當局最終選擇影響更全面的貸款利率,理論上加息0.27厘對內地高速信貸增長產生的降溫作用有限,但市場在沒有心理準備下,令「中央要加大宏調力度」的信息更為凸顯,對過熱市場產生的負面影響,也會較調高準備金深遠。他不排除年內還會有一次加息。
美國未放棄施壓
工銀亞洲(349)董事兼副總經理黃遠輝說,是次調整幅度尚算溫和,但貸款利率影響遍及每個環節,顯示當局不惜以提高資金成本的手段,配合落實宏調措施的效應,希望控制內地經濟增長,中長線回復至較穩健速度。
美國財政部立刻回應,發言人TonyFratto向記者說:「(加息)是中國採取市場工具,以應付其內部經濟的又一例子,是正面的事;不過,由於人民幣滙率缺乏彈性,中國運用這類市場工具的能力頗為有限。」似乎再有催迫人民幣升值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