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位朋友問到,過往每當股市上升後,不久地產市道亦隨之逐步向好。可是近日股市已逼近多年高位17000點大關,但樓市卻沒有明顯升幅。故他問,「股市升,樓市升」這一套是否已不合時宜?
當投資者吸納某股份時,是預期該公司的業績將會向好,投資股票是向前看,故此,某公司即使以往如何成功,但若預期未來盈利不濟,則股價難以大升。
當市場預期地產市道向好,樓價將會上升,則不少機構投資者便會預先吸納地產股。正如年多前,某個由大摩出來的著名策略師,因預期內地房地產將會復蘇,便率先大手吸納了不少內地房地產股,即使近日內地房地產股回落,但他已肯定賺到笑,相信肥到連襪都穿唔到了。
新地股價具啓示作用
簡單來講,當地產股上升時,亦反映未來6-9個月,地產市道也可能會反覆上揚。正如在2003年4月,當本港的樓市仍處於相對低潮時,部份地產股如新地(016)、恒地(012)等已開始逐步上升,隨後樓市才漸漸好轉,反映地產股走在地產市道之先。
至於股市向好,是否隨後樓市也會向好?早年地產股及地產相關股份,在港股佔的比重頗高,好像在1997年,恒指成份股中便有大約13隻地產相關股份(註:並非指地產分類指數),因此當地產股上升,亦可帶動股市上揚。近年地產股已逐步淡出恒指成份股之列,若非去年再將新世界(017)及信置(083)重納入成份股之列,則恒指成份內,地產相關股份已減至6隻。正因地產股在恒指的比重已大不如前,好像10大市值港股,現在只得長實(001)及新地。基於此因素,地產市道與股市的相互關係亦不及以往般強,股市向好,自然亦並非代表樓市向好。雖則如此,但地產股(尤其是新地)到頂,預示地產市道快將到頂,則仍頗具參考作用。
昨日中海油(883)宣布批股,筆者察覺,在過往多年,每當藍籌股批股時,便是要小心的時候了。
下周筆者公事較忙,幸好請得好友沈振盈兄代稿,非常感謝。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