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昨日發表的報告並無發現港台有嚴重浪費公帑情況,反而針對員工不嚴守政府規章,不利特首曾蔭權要推行的強政勵治作風。有立法會議員私下認為,審計署的指控對公眾而言,基本上「罪不致死」,反而報告提及「強政勵治」四字,會勾起市民對特首當日批評港台的記憶,並擔心有人聲東擊西、借審計報告向港台管理層施壓。
較嘉亨灣事件差甚遠
有立法會議員表示,審計署報告指摘港台浪費公帑情況,比較嘉亨灣事件、維港巨星匯所浪費的公帑,根本是九牛一毛,「嗰啲浪費以億元計,港台只係講緊幾萬到幾十萬,根本罪不致死。」但政府已即時派人進駐港台調查,並要求對方在3個月提交報告,行動之迅速極為罕見,難免令人懷疑,政府是借報告向港台開刀。
報告又指港台不守政府內部規則,「不利於政府實行強政勵治」,有議員對報告將一些政治字眼寫入報告大惑不解,「強政勵治係曾蔭權提嘅政治口號,你話港台令政府做唔到強政勵治,自然令人聯想到係咪特首唔滿意港台!」故他認為,報告未必令公眾支持整頓港台,反而勾起公眾對當日特首批港台播放賽馬、主辦金曲獎有害論,令人擔心再有政府高層借機整頓港台,審計報告反而對港台有利。
問題敏感或召開聆訊
有立法會政府賬目委員會前成員相信,由於港台問題敏感,賬委會召開聆訊機會很大,若民意支持港台,賬委會隨時可能替港台翻案,不同意審計署結論。
自由黨立會議員楊孝華也說,議員考慮審計署對港台的批評是否公道時,不應視港台為政府的行政部門,而是一個傳媒機構,港台的運作需要比政府部門更具彈性。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