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中國宏調環球經濟降溫

投資名言:中國宏調環球經濟降溫

踏入4月中,環球股市、油價及貴金屬價格在屢創新高後,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調整。隨着中國第1季經濟數據強勁引發新一輪宏觀調控措施推出,預料短期內各類天然資源商品價格升勢將稍收斂,而環球股市則需要進一步整固。環球經濟步入降溫格局,有利美國長期及短期息率見頂,季內餘下時間的市場焦點,料將逐步轉移至美元整體弱勢重現之上。

中國第1季經濟增長10.2%,大幅高於政府的8%目標,其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較去年同期激增27.7%,與中央於3月份訂立的第11個5年計劃可謂背道而馳。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資料顯示,國內第1季的新增貸款增長速度更加驚人,達1.26萬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70%。

人民幣升值或加快

中國政府銳意計劃增加消費佔經濟增長的比重,藉以降低固定投資於經濟增長的比例,但是第1季的數據顯示,中央有需要於短期內推出一些措施來冷卻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藉以降低經濟出現泡沫的可能性。我們相信中國政府於5月份可能會把銀行儲備金比率提升50個基點,藉此收緊銀根。雖然我們估計這調升幅度不會嚴重降低內地銀行資金的流通性,但卻足以對銀行體系產生相當的警惕作用,從以緩紓貸款的過度增長,並間接遏抑固定資產投資。
除了以增加銀行儲備金作為收緊貨幣政策的工具外,中國政府亦可能會同時容許人民幣有秩序地增加今年的升值幅度,藉以降低國際貿易的不平衡,並減少內地經濟發展對貿易的依賴,以及緩和外國對滙率問題的緊張情緒。
與2004年的宏觀調控相比,我們相信今次的調控力度將較前者溫和。
首先,中國現時所面對的通脹壓力遠低於2004年的水平,今年3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稍為上升0.8%,而2004年同期數據為3%。由於經濟過熱的成因不在於零售消費過多,因此我們認為,內地採取加息這「一刀切」政策的機會及迫切性都不大。我們相信,今次調控的目的,主要是要進一步落實第11個5年計劃的內容,當中包括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並提升長線增長的持續性及穩定性。

H股商品長線仍俏

展望後市,由於中資股於年初至今已累積了龐大的升幅,因此在宏調的陰影下,市況料將暫時進入獲利整固的格局;至於期間升幅同樣甚大的資源商品價格,預料亦會同步進入反覆整固的階段。惟筆者對兩者的長線前景仍甚為看好,預期在年中過後,無論是中資股、資源商品價格,以至環球股市,都將重現升勢(詳見3月30日本欄)。
畢竟,現時環球企業的現金水平達20年以來的高位,而股市估值亦處於合理水平,現時我們仍無意改變自去年中至今看好環球股市的看法,惟以投資策略的角度而言,在環球股市及資源價格大漲過後,投資組合的資產比重,可能會因而出現明顯的不均衡狀況,投機的成份或已變得較高,相對上,成熟市場的股債「核心項目」比重則可能在不知不覺間已變得較低了。

美滙弱勢深化難免

筆者於4月13日在本欄已陳述了對美國長債前景漸趨樂觀的看法,而聯儲局於上周公布的3月份議息會議紀錄中亦暗示加息周期將完結的看法。展望後市,隨着美國經濟增長回復至長期趨勢水平,以及環球通脹長期受控,美國國債及相關的高評級機構及企業債券孳息已顯得相當吸引。
筆者自年初以來已多次重申看淡美元前景的理據(詳見3月23日本欄),隨着美息於年內見頂並因而與歐日的息差逐漸收窄、中國即將讓人民幣採取較具彈性及較快的升值步伐,以及美國的雙赤問題並無明顯的改善,筆者預期美滙弱勢將會在未來月份進一步深化,其間歐元可望進一步上試1.26至1.27美元區域,而日圓則料將逼近110至112兌1美元水平。至於之前表現較差的紐元及澳元,在天然資源價格長線看漲的大前提下,料將成功擺脫頹勢。
潘國光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