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借勢拔眼中釘<br>審計署列港台10宗罪

曾蔭權借勢拔眼中釘
審計署列港台10宗罪

【本報訊】一直緊盯香港電台的特首曾蔭權,終明刀明槍收服這個令北京不放心的輿論陣地。審計署昨發表報告狂數港台行政混亂、管理不善又疏於監管,上至廣播處處長朱培慶,下至其司機均無一倖免被批評,審計署署長鄧國斌直指這些問題「不利政府實行強政勵治」。港府下月派兩名庫務署及審計署人員進駐港台,朱培慶需於三個月內提交報告。 記者:羅偉光 莊曉陽 莫劍弦

昨發表的審計署署長報告共有九個部門首長被轟,當中對港台的批評最嚴厲,兩份報告書長近一百頁,其中關於港台財務控制及資源管理的部份微觀港台日常運作,指港台對合約僱員管理混亂,給予嘉賓主持的酬金水平欠客觀基礎,節目監製的酬金可由每集300元至45,000元不等,主管人員又無適當保留合約僱員值勤紀錄,有個案顯示電台部1合約節目主持沒有做節目,卻獲中央行政組支薪。

外判電盈補薪460萬

港台每星期日播出的節目「城市論壇」外判予電訊盈科關連公司負責直播工作,審計署發現該公司沒有依合約條款派出具逾19年經驗的人員到場,只派出年資較輕人員,批評港台沒有嚴格要求該公司改善,今年卻再與電盈方面續約,而電盈人員超時補薪情況嚴重,上年度達460萬元。
港台人員110萬元超時補薪開支中,70萬元發放予運輸組司機,審計署抽查30宗超時個案,發現其中1名司機自02年10月起已沒有要求使用車輛者簽署確認行車紀錄冊;另1名每早5時便需駕車過海為電台部購買報紙的司機亦是抽查對象,審計署指港台改用派報服務,便可停止這自1976年起的非必須工作,亦可節省每年8萬元超時補薪。
審計署又指港台採購物料或服務出現違規情況,包括只要求單一供應商報價、購物後才補發定單及擅自邀請供應商報價等,該署批評港台人員欠缺嚴守規則文化,並指港台無有效盤點庫存物品制度,多個部組數年沒有交回盤點清單,其中教育電視部核對後發現遺失168件物品,總值58萬元,第一、二及七台共報失464張唱片,第四台則仍未滙報紀錄。

1年6次春茗花5萬元

港台每年酬酢開支達75萬元,審計署審查後指多宗未有按規定事先獲批准,其中1宗由4名港台人員宴請另1部門5名人員,費用1,000元,違反公務員不得以公帑宴請同僚的規定,審計署又指港台1年以5萬多元舉辦6次春茗,數目過多。
審計署亦以較宏觀角度批評港台制度,指港台高層未能及時實行內部監察制度,致問題叢生,不利於政府實行強政勵治,日後需讓員工知道遵守規則至為重要,而要求港台嚴控預算,因數據顯示去年有36%電視節目超支,同時應制訂節目欣賞指數及認知率基準指標,否則難對節目作有意義的評核。

朱培慶3月內交報告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王永平昨表示,港台下周二將成立高層內部審計組,直接向廣播處長朱培慶負責,研究改善部門日常運作,提出補救措施,廉政公署防貪署會視乎情況給予意見,他已要求朱培慶3個月內提交報告,以及有沒有人需要負責及受到懲處,他又罕有強硬地說,政府目的是改善港台管理,與編輯自主是兩回事。
審計署署長鄧國斌強調對港台提出的意見絕無政治目的,因該署兩、三年前已開始留意港台,去年派出7名人員長駐港台搜集資料,「港台過去幾年發生咁多事,我哋唔做嘢都唔啱。」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審計署報告對港台的批評頗為瑣碎,並非很嚴重的以權謀私或浪費公帑事件,難免令人質疑港府高層利用輿論壓力部署下一步整頓港台的行動,「喺啲細眉細眼事件上大做文章,隨時另有後着。」他又說「變成一個官僚機構,港台節目會好睇咗咩?」

直接聽命於特首曾蔭權(圖)的審計署,昨日發表報告狂數港台,有學者指批評瑣碎,懷疑港府利用輿論壓力部署下一步整頓港台的行動。

港台由廣播處長朱培慶至司機,均受到報告批評,朱培慶更被要求在三個月內提交報告,及有沒有人需要懲處。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王永平昨強硬表示,改善港台(圖)管理與編輯自主是兩回事。

審計署昨狂數港台10宗罪,其中一項為港台去年製作嚴重超支。

助理廣播處長戴健文昨在港台節目上,承認部份員工未依足政府守則,港台未來會進一步落實審計署的建議。
成啟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