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語陸:內需股仍有可為

財智語陸:內需股仍有可為

國企連震3日,昨日出現單日轉向,從技術上而言,昨日H指低位反彈至倒升,無可否認是一個利好的訊號,不過,以目前的消息主導市況,很多時會有不少技術陷阱。國企雖然反彈,但大部份投資者都持觀望態度,是明智之舉,宏調已如箭在弦,如果實際上是「雷聲大、雨點小」的措施,屆時再追也未遲。反之,目前靠邊站,有甚麼風吹草動也不致損失慘重。
日前我曾指出,現在有國企的大戶,平均成本都非常便宜,即使低現價一兩成沽貨,仍然有利可圖,在目前消息滿天飛的日子,最好是利用來震倉收貨再炒上,這會令大市發上發落,少點投資EQ都不行,如果博短炒,我覺得真的要小心。相反,如果小注買入強勢股,最低限度仍有險可守。

汽車地產股趁調整吸納

現在困擾大市的是宏調陰影,除了建行(939)及國壽(2628)可逢低吸納外,還有甚麼股票可留意?首先,要留意今次所謂宏調,所針對的都是個別的原材料及地產行業,但不要忘記,中央在「十一.五」的規劃中,已表明未來5年的經濟發展方向是由內需來提升整體的生產力,因此宏調帶來經濟全面性「硬着陸」的可能性很低,最低限度,中央會繼續推動內需。近幾年,國內的經濟動力由過去的投資帶動改為內需帶動,所以預期所謂的宏調,不會對中央點名扶助的內需帶來正面打擊,內需股仍然有可塑性,因此,我對華創(291)情有獨鍾。
另外,「十一.五」所鼓勵的內需,不是單就刺激國民消費一些小項目,而是整體國民生活上的改善,所以汽車及房屋的消費亦理應受惠,這亦是我早前看好汽車股的其中一個原因。可惜,市場盛傳的宏調對此兩行業有所打擊,所以短期才跑輸大市。當然,目前股市是消息主導,根本很多股票不是講基本因素,加上此類股份早已累積龐大升幅,如果宏調最終出來的力度是大於市場預期,或繼續成為汽車股及房地產股沽售藉口,但如果論基本因素,我覺得當市場消化宏調消息後,此類股份仍有吸納價值。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