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康文署轄下博物館被審計署長報告揭發經營不善等9宗罪,其中以香港歷史博物館曾遺失197件藏品最為驚人,損失難以估計,另3間博物館處理藏品進度緩慢,共有逾71萬件藏品等候登記,近4成已存放了至少5年,文物要「重見天日」遙遙無期,亦隨時因為缺乏保護而被糟蹋。
康文署管理14間公共博物館,04/05年度的經常開支達3.688億元。審計署發現部份博物館管理問題多多,如香港歷史博物館02年完成藏品盤點工作後,發現有197件藏品失蹤,當中116件是以公帑近十萬元購入,而部份熱心巿民的捐贈品亦不見了。
該館亦是其中一間最多藏品被積壓未登記入冊的博物館,有關藏品逾25萬件,香港電影資料館及香港文化博物館則分別有超過43萬及接近2萬件未入冊藏品,共佔三館藏品總數的46%,即合共逾71萬件。審計署擔心藏品因而變壞,亦可能會重複徵集物品,浪費人力。
香港歷史博物館亦被指在01至02年度以2.3萬元採購了4批文物,但在購買協議內並無列明,原來是職員填錯表格,該用暫存收據填寫,卻誤用了協議表格,行政十分混亂。
歷史博物館失197件藏品
對於香港歷史博物館曾遺失197件藏品,康文署發言人回應查詢時指,香港歷史博物館過去數10年曾搬遷8次,其中02年颱風約克襲港,館方當時正在搬遷,並將文物放在九龍公園的臨時倉內,但該倉被吹至塌頂,職員匆忙將文物搬到安全地方,但部份文物因此散失,當中主要是本港鄉民的飾物、相片及書信等。事件不涉人為疏忽,故未有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