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連跌幾天之後,昨日總算喘定回升。調整是否已完成?仍未知道。不過,無論如何,牛市未死,放心持貨。
前幾日,國企股急跌的同時,市場傳出甚麼擔心中央加強宏觀調控……昨日本文已略略談及,呼籲大家不要相信這類謠言;今日我再進一步向大家解釋甚麼是宏觀調控,以及其對股市會有甚麼影響?
90年代中期,投資者一聽到「宏觀調控」一詞就大驚失色。當時香港不少人到內地買樓花,變成「爛尾樓」,那是朱鎔基時代的宏觀調控,是真正的宏觀調控,一刀切地下令銀行取消大量已批出的貸款,特別是地產發展商的貸款,一下子將鄧小平南巡之後演化的嚴重通貨膨脹壓下去。
那時候的宏觀調控嚴重打擊內地的經濟發展速度。到了90年代後期,朱鎔基才將宏觀調控轉為「保七」、「保八」,即保住經濟增長率不低於7%與8%。在經濟調控上,朱鎔基的水平比美國的格老還強。
是微調不是宏調
朱鎔基退休前,中國經濟又再強勁增長,增長率高達10%以上,於是溫家寶一上台,又再大談宏觀調控。可是,溫家寶的所謂「宏觀調控」,實際上一點也不宏觀,而是局部微調──不像朱鎔基那樣一刀切的全部急煞車,而是把某些過熱行業壓一壓,另一些沒有過熱的行業不但不壓,還極力扶持。因為基本上,中國的通脹問題已解決,透過大量的投資、大量的生產而帶來強大的競爭環境,競爭壓抑了物價的上漲。
溫家寶擔心全國各地亂建房屋,他採用的方法是控制土地供應,就等於香港孫公的「孫九招」。不過,土地供應少了,樓價如何跌得下?溫家寶擔心投資者亂建發電廠,亂建鋼鐵廠,於是下令減少這些行業的投資。實際上,這也等於是在拯救這些行業。如果不減少建電廠、建鋼鐵廠,今日發電股與鋼鐵股的股價已跌個四腳朝天。
當然,溫家寶這麼深入局部調控個別行業,是不可能很準確的──廣東省就是因為中央壓抑建電廠而搞到工廠沒電用,供電不足。實際上,溫總理近來已少談甚麼「宏觀調控」這個名詞了。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