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機艙症候群」的「深層靜脈栓塞症(deepveinthrombosis)」,一般在欠缺活動的長途客機經濟客位乘客身上出現。有醫生表示,客機若以企位代替座位,乘客站着時雙腳的血液流動較佳,減低出現深層靜脈栓塞症的風險。
法例規定90秒內可逃生
骨科專科醫生高拔萃解釋,深層靜脈栓塞症出現的原因,是乘客長期坐着,大腿肌肉被壓,小腿的靜脈血液流回心臟的速度變慢,最終出現靜脈栓塞。
他說,很少乘客站着時會呆站不動,一般人的反應都是不時郁動雙腳,或在扣上安全帶的燈號熄滅後在客艙內走動。因此企位設計肯定可以減少飛機乘客出現深層靜脈栓塞症的現象。
另外,一名在本港一家航空公司內負責飛機安全的工程師則指出,法例規定無論客機載客人數多少,一旦意外發生,客機設計必須能讓所有乘客在90秒內利用各類逃生工具離開機艙,像全球最大、可載客500多人的客機空中巴士A380,較早前亦剛成功完成這項測試。因此,他認為設有企位的客艙,乘客一樣可以安全逃生,與一般客機無異。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