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過去九個月本港有23名市民因誤服降糖尿藥,出現血糖過低入院,甚至有病人入院時昏迷,追查後證實其中9人居於安老院,社會福利署只能證實一間安老院派錯糖尿病給沒有糖尿病的院友,其餘八宗原因不明。涉及派錯藥的安老院被警告,有團體指社署監察院舍不力,醫生則警告食錯降糖尿藥可致命。 記者:梁洵瑜、雷子樂
醫院管理局毒理學參考實驗室顧問醫生麥永禮表示,上述23名病人中,除一名兒童外,其餘全部為長者,最終有兩人死亡,但難以證實死因與食錯藥有關,當中一人肺炎死亡。
自去年黃大仙私家醫生李世澧誤把降糖尿藥當胃藥派給逾百名病人,導致4人死亡的事件後,醫院醫生追蹤50多宗不明原因血糖低入院個案,結果證實有23人的尿液中含降糖尿藥,他們全部沒有患糖尿病,但曾服用降糖尿藥物導致血糖過低。
23人中有9人是居於安老院的長者,14人在社區居住,社署跟進有關安老院的個案,初步證實其中一個案涉及一家私營安老院的員工派錯藥,導致一名長者誤服藥物,但該名長者身體並無大礙。署方去年9月向該私院發警告信,訓示院舍立即改善。其餘8宗個案,社署經調查後認為原因不明,發言人引述醫生的意見稱,部分沒糖尿病的長者服用了中成藥或保健食品後,體內血液或都會含降血糖藥物成份。社署本月向全港安老院發出藥物安全的工作指引,衞生署向院舍作出藥物安全培訓。
誤服降糖尿藥可致命
但醫學會會長蔡堅估計,9宗個案應都與院舍員工派錯藥有關。他認為社署的說法並不可信:「如果有咁多中成藥含西藥成份,咁衞生署就監管不力」。由於許多安老院舍只得一名保健員或護士派藥,他建議規定院舍每次派藥應有兩名合資格人員在場,並強調誤服降糖尿病藥後果「可大可小」,可致血糖低、心跳加速、手震甚至昏迷,若不及時救治可致死。
防止虐待長者協會助理總幹事余嘉龍狠批社署監管不力,對派錯藥的安老院只發信警告了事,不敢作出起訴。香港私營安老院協會主席翁蓮芬強調,院舍派錯藥只屬個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