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經濟出現失衡、資源浪費、盲目投資等現象時,中國政府就會採取財政、貨幣政策等手段予以調控,以壓縮各地政府或各行業的重複建設。這就是所謂的宏觀調控政策。
中國的宏調始自朱鎔基時代。朱在1993年出任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兼人民銀行行長時,面對高達20%的通脹危機,毅然在93年(至97年止)頒布有名的「朱十六條」,即收緊銀根、限期追回貸款、抑制房地產、證券過熱、控制鋼材水泥等產業投資等,令過熱的經濟逐漸冷卻,實現「軟着陸」。1998年,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見經濟過熱死灰復燃,再度推出新一輪的宏調政策,從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轉為實行擴大內需方針、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並在實踐中取得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