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語陸:國企大跌鎖定目標執靚貨

財智語陸:國企大跌鎖定目標執靚貨

港股昨日再度下挫,宏調之聲震碎國企股,不過,H股指數既然已調整至現水平,就算宏調真的出台,再下調的空間又有多大?當然,內地希望一些過熱的投資可以冷卻下來,就算宏調的力度不大,相信國企股短期的反彈力度亦不會太大。不過,今次的調整,令兩類股份變得更為吸引,一類是內地銀行股,另一類是保險股。
昨日已提及中國人壽(2628)表現相對其他國企股為強,並非沒有原因,如果投資者有留意中國保監會上周公布首季全國人壽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數據,便會明白箇中原因。數據顯示,國壽首3個月的保費收入高達637.2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31.65%;市場佔有率更由首兩個月的50.02%升至52.45%,反映出國壽的營運表現相當理想,領導地位仍然沒有任何動搖迹象,故此,雖然集團去年的業績較市場預期為遜色,但前景仍然值得憧憬。

國壽建行交行趁低買

此外,QDII的落實,其實以國壽最為受惠,單以國壽首季的保費收入超過600億元分析,國壽可動用投資海外的資金其實最為雄厚,亦最能受惠QDII的因素。
事實上,雖然中國保監會暫時不放寬保險公司投資股票市場的上限,但以現在一眾保險公司投資股票市場的比重只有約1%,5%的上限對一眾保險股而言,基本上已十分足夠,所以不放寬不等同保險股的前景受到影響,只要這些公司的保費收入持續強勁,前景仍值得看好。
至於內地銀行股值得吸納的原因十分簡單,中國銀行招股的消息不斷傳出,招股價可能介乎2.3至2.8元之間,即招股市賬率介乎2.1至2.5倍左右,上限和現時交通銀行(3328)及建設銀行(939)相近,故基金沽售交行及建行,換馬至認購中行的行動或會減少,反而由於建行及交行的市賬率和中行的招股價上限相近,因而令部份資金轉移重新吸納建行及交行,投資者不妨在現水平趁低吸納此兩股。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