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揀新股大隻有著數

投資學堂:揀新股大隻有著數

近期本港的投資者已陷入認購新股的狂熱之中,凡有新股公開招股,大都賣個「滿堂紅」,吸引到大批投資者踴躍認購。最搞笑是,據聞但凡在熱門新股截止認購當日,某些基金公司也出現年輕的後勤部職員大量請病假的情況,不知兩者是巧合,還是年輕人趕着去遞交認購表格?近期認購新股,假若成功認購到,在扣除「可能」的利息成本前,真是差不多實賺。最搞笑是,即使一些質素平平的新股,也照升不誤,好像早前某隻科技股,也一度升逾招股價4成。筆者的好友Peter在「無心插柳」下,竟然成功認購到50萬股。由於Peter是在全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獲取這麼多股數,再加上當時市場對該股不太看好,故Peter曾一度嚇到「鼻哥窿冇肉」。幸好在上市不久,Peter便即沽清,亦因而「無端端」發了個小橫財。相信不少讀者的友儕中,甚至是自己本人,可能也有類似Peter的經歷,這樣又怎會不吸引大批投資者去認購新股。

國企巨無霸回報有保證

在近期市場氣氛「旺盛」的大牛市中,自然有利新股上市及表現,故近期新股的表現,不可作日後新股表現的參考,就像在2005年前,有不少新股在上市後便隨即潛水,甚至久久也不能「浮上水面」,正如某科技股,至今仍低於招股價。
至於新股是否值得長線持有?這當然要視乎個別新股本身的質素而定,但平均來講,新股在持有12個月後的回報是跑輸大市的(註:不計算在近日大牛市的極端情況)。同時,新股在12個月後的表現,是與該股份首日上市的升幅,有一定程度的相反,例如一些在首日便飆升100%的新股,假若你即時追捧,則在12個月後竟然仍錄得虧損。反而那些在上市首日表現平平的新股,其12個月後的平均回報卻不俗(註:此乃「平均」回報,即表示亦有些不太好的)。
由於近期有不少巨無霸級的國企股來港上市,此乃港股過往較少(甚至從未)出現的情況,其結果可能會令港股日後的波動性加劇。根據研究,巨無霸級的國企新股,其日後的回報,大都較有保證。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