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英基學校昨日公布改革方案的最後版本,將為臃腫的管治架構「大瘦身」,由約一百三十人組成的大會組織,濃縮至二十五人的管治委員會。原在大會組織成員佔十分一比數的教育統籌局代表,以當局沒有派員參與其他津校的校董會為由,同樣不會加入管治委員會。英基行政總裁杜茵妮對此表示失望,認為當局派員參與管治有助維繫兩者溝通。
家長成為當然會員
管治委員會除包括家長及校方職員外,將有兩名立法會議員代表,另有十名獨立人士,由提名委員會舉薦,當中的六名成員包括商會代表、大學代表及家長等。
英基學校協會主席麥列菲菲表示,已向不同黨派的議員解釋方案,並計劃在今個立法年度遞交修訂有關條例的法案,管治委員會將隨即在法案通過後成立;此外,家長原以自願性質加入家長教師會,改革後所有家長將成為當然會員。
教統局不派員參與
立法會教育界代表張文光表示,教統局不派員參與管治委員會,有助監管及整頓英基,「反正教統局仲有行政力量,握有財政大權,唔怕佢唔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