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七大工業國會議公告提出,希望見到有龐大經常賬盈餘的新興國家讓其貨幣更富彈性,以協助解決全球貿易失衡的問題,而中國更成為唯一被點名為有必要進一步放寬貨幣彈性的國家,消息加重了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壓力,美元兌亞洲貨幣昨日更全面受壓,兌日圓曾跌115而改寫三個月低點,南韓圜及坡元兌美元更先後升至自金融風暴以來的8年半新高,反而歐元兌美元的升勢則受制於1.24美元關卡。
美元利淡消息纏身
有交易商表示,G7要求新興經濟體的貨幣更富彈性,弦外之音就是美元需要貶值。美元兌日圓已下破今年以來大多數時間所處的116-118區間,相信短期內會下試年初低位的113.40,尤其是市場上正充斥着眾多利淡美元的消息,包括投資者愈來愈相信美國加息周期很快就會結束,以及各國央行將相繼減持外滙儲備中的美元資產比重,而拉登最新的錄音帶重掀市場對恐襲的陰影,亦對美元構成壓力。
上周俄羅斯財長曾指美國的經常賬赤字龐大,加上美元近年來波動甚劇,質疑美元是否適宜作為核心儲備貨幣,而瑞典央行亦透露,在上月開始已逐步調整外滙儲備架構,把美元比重由37%降至20%,歐元比重則由37%提升至50%。最新的發展是卡塔爾央行昨日聲稱最近持續在市場吸納歐元,目標是把外滙儲備中的歐元比重提高至40%。
不過亦有分析員認為,美元的跌幅將十分有限,因為中國已表明會自行決定改革人民幣滙價的步伐,而七國峯會亦未有提出可以糾正全球失衡的具體建議。
市場焦點重新落在息率前景上,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和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本周會分別發表演說,投資者將嘗試從中為歐美兩地息率動向找出蛛絲馬迹。
辛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