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從杭州茶鄉梅家塢買了新茶,名副其實的「明前龍井」,茶葉碧綠,在家無事,天天泡幾杯。
新茶就是要趕着喝,開了封之後,時間放不長,一待茶葉轉黃,講究一點,這茶就不能喝了。
要保持茶葉常青,有個辦法,就是將新茶收藏在冰箱的冰格裏,可維持三年,茶葉顏色和質量不變。
龍井茶清淡,一聞二品三喝,一杯茶,沖三次不能再喝,有時在家看一個下午書,倒換幾次茶葉,消耗很快,一斤新茶,用不了擺進冰箱,來不及轉味,已經喝光。
在梅家塢買茶的時候,茶農拿出來的茶葉等級分明,特級一千二百元一斤,貢茶兩千八。聽他們說起來頭頭是道,但買回家喝在嘴裏,老實說,還真分不大出來。但也無妨,有些東西,是用心來享用的,心裏有,就有了。
喝龍井茶,茶水喝光了,還可以吃茶葉。那茶葉嚼在嘴裏,有一股沁心的清香,清口氣,醒腦神。江南人將「喝茶」說成「吃茶」,大概也因為如此。
當年英國人從中國得了茶葉,視為珍品,貴族人家請客人到家喝下午茶,糕點齊備,然後珍而重之沖茶,茶水喝光之後,女主人倒出茶葉,每個客人分上一小撮,放進嘴裏咀嚼,嘖嘖稱奇,也不浪費。只是他們吃的,都是紅茶茶葉,苦澀如中草藥,哪及得上龍井新茶那一口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