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皮組全華班致命傷

縮皮組全華班致命傷

有「少林寺」之稱的南華在香港足運九十多年歷史上,一直扮演着領導者角色。他們先後三十六次奪取聯賽冠軍,二十八次銀牌、八屆總督盃及足總盃冠軍,而球市每次起跌都與南華扯上關係。當中五十年代,南華人才輩出,每次對九巴都是膾炙人口的賽事。
雖然商業大軍精工在七十年代引入高素外援而冒起,還雄霸本地球壇。但南華憑本身青訓的優厚條件,加上有質素外援壓陣,得以抗衡;而每次「南精大戰」都教球迷期待,每逢賽日加路連山道人山人海,還將轉行職業的本地足運推向高峯。七十代年末期,另一支商業大軍寶路華加入,演變成三強鼎立之「盛世」。
隨着精工與寶路華在八十年代中相繼退出,甲組改組全華班,但南華領導地位未受影響。九十年代更先後與麗新、東方及快譯通等強隊一決高下。當時普通戲碼的聯賽仍有數千球迷入場,而有南華打入決賽的盃賽,隨時有兩萬球迷入場,是本地球市另一個高峯。

受電視播波重擊

近年本地收費電視「狂播」歐洲頂級足球賽,本地波入場人數「小貓三四隻」;南華會高層亦為減班費,在三年前決組全華班應戰,強調培訓新血,結果既未能培育新人,又賠上成績,還令昔日「南華躉」卻步,到昨日還背負令球隊降班的「罪名」,實在可惜。
本報記者

《擁躉心聲》九記:南華降班就等於甲組冇咗我哋班擁南躉,睇吓足總挽救球巿有乜新方案。

《擁躉心聲》黃子龍:南華降班我好唔開心囉,因為我同爸爸都好鍾意南華。

昨日不少「擁南躉」趕往球場打氣,當看到南華護級失敗,都感十分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