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逾一年當局仍無措施防造市

拖逾一年當局仍無措施防造市

【本報訊】自從去年四月爆出凱旋門頂層豪宅以「天價」成交的風波後,發展商與地產代理發放樓市成交消息的手法引起社會關注。但身為監管角色的房屋及規劃地政局過去一年來並無推出任何具體防範「造市」措施。有地產代理組織成員聲稱,地產代理所發布的資訊很多時直接受到發展商影響,但現時沒有任何機構監管發展商發布的訊息,他批評若政府不帶頭做起,地產代理與業主只能「繼續俾人呃」。

發展商製造煙幕

「呢一年嚟,地產代理監管局睇得好緊,根本唔再容許地產代理胡亂發放假成交消息,所以今次未必關地產代理事。」香港地產代理專業協會消息人士指,自從年前揭發中原地產上水分行經理賴作智向外訛稱有內地遊客豪花二百多萬元購入上水五個居屋單位的醜聞後,地產代理監管局隨即加強監管地產代理的操守與發放成交的情況。消息人士說,地產代理一向是根據發展商提供的成交資料向外發布,「如果發展商話賣咗十間,我哋就信十間;佢哋話一萬間,我哋都要信。」他指出除非該樓盤是獨家交給一間地產代理,否則如果同時交給四、五間地產代理,各地產代理根本無可能自己統計實際有多少成交宗數。
他又稱,由於有能力購入種植道1號這類豪宅的買家數目不多,所以發展商很多時都會「推高」價錢,以便增加收益。發展商會製造一些煙幕假像,令買家誤以為該類豪宅在市場上很受歡迎,「佢哋發布嘅消息,未必係官方公布,有時可能會搭膊頭話你知,有時可能係一啲放風會,之後如果要追究,你亦都無真憑實據。」

「惟有繼續俾人呃」

該消息人士說,地產代理監管局已有最基本措施來監管地產代理,但該局卻無權力監管發展商,故這必須由政府來做,「政府唔管,我哋同買家都無法,惟有繼續俾人呃。」
消費者委員會副總幹事劉燕卿稱,現時並無任何機構有能力監管發展商,所以必須盡快立法監管,「買賣股票都有證監會啦,買樓嘅人仲多過買股票嘅,有乜理由無部門監管發展商。」她批評政府過去一年在有關議題上停滯不前,議而不決,至今仍未有具體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