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Preiss筆記:美元難靠商品繼續升

MichaelPreiss筆記:美元難靠商品繼續升

你一生人的儲蓄中,有多少已投資於商品,又或者如黃金般與商品相關的投資?相信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會是「完全沒有」或「只有很少」。不過,投資者對商品的興趣及傳媒對商品價格的警覺性卻在急速增長中。

全球經濟急速增長,已令商品的需求增加,蠶食了銅和糖的庫存,投機者更趁機發難,把價格推升至遠高於生產商和用家在正常議價下會得出的水平。此所以高盛商品指數今年至今上升了13%,遠遠跑贏指標標普500指數的4.8%升幅,期間美國10年國庫券更因孳息由4.39厘升上4.98厘而不升反挫。
通常用於電線和鉛管的銅,在倫敦的交收價格已升至6500美元1公噸,而期油亦升至高於75美元1桶的紀錄新高,用作食品或在巴西被提煉成為汽油代替品的糖亦見泡沫,在過去6個月已錄得80%升幅;即使主要用來防銹的鋅亦剛在上周改寫了紀錄新高,令用於汽車電池的鉛亦水漲船高。
投資者似乎很善忘,他們忘記了商品是以波動而馳名。原因很簡單,當價格上升時,採礦者會積極開採、工廠會加工製造,而農夫亦會種植更多,在供過於求下,價格自然會下跌。
假如中國和印度經濟同時放緩至僅高於平均水平,會出現甚麼情況?這將會出現沙地阿拉伯和其他石油出口國組織成員國增產之同時,能源需求卻不增反減的局面。又如果美國人同一時間停止購買耗油量大的多用途四驅車呢?相信以糖提煉的乙醇會首當衝。此外,增長轉趨呆滯,亦會令鋼鐵和鋁的需求萎縮,而美國建築業放緩的話,將預示銅線和鉛管的銷情難望理想。

供需嚴重失衡

以上所述,皆是對商品價格負面的因素,亦是部份人認為商品榮景會難以持久的原因。不過在另一邊廂,仍有不少投資者相信商品榮景可以長久維持,價格更可以進一步上升。這些人認為,差不多所有商品的供需現時皆嚴重失衡,其中尤以黃金為然。這個陣營的代表人物包括索羅斯的前拍擋羅杰斯,他率先在1999年提出商品牛市來臨的看法,現時更確認其看法,即能源和原材料的牛市仍可持續,金價會被推升至每盎斯1000美元高位。
不過要實現這個價格,我們將會看到全球宏觀經濟環境進一步惡化,以致美元大瀉。事實上,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美元大跌只是時間問題。
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今年首季的經濟增長由去年第4季的9.9%加速至10.2%,成為了全球鋼鐵、銅和鋅的最大消費國,以及能源第2大消費國。
在過去35年,再沒有大型的油田被發現,而現時所有大油田的產出均正在下降中,油價在未來10年將會脫韁上揚,屆時再回頭看的話,會發現70美元1桶的油價和640美元1盎斯的金價,其實頗為便宜。

升浪只屬初展

農產品商品或可提供新的投資契機,因為這些商品並不昂貴,譬如棉花便比峯頂低了逾50%、大豆較紀錄高位仍低6成,而期糖現價則只及盛時兩成。
市場對商品後市的看法分歧,有人認為升幅已過度,其他人包括我在內,則相信商品升浪只是初展,金價升抵1000美元1盎斯和油價升抵100美元1桶,確非癡人說夢。
在美鈔的其中一面寫着「我們信靠神」(InGodWeTrust),但我們正身於一個新秩序的世界,而美元亦會隨着時日失去其優越地位,我們要信靠的再非美元而是黃金(InGoldWeTrust)。[email protected]
﹙本欄隔周逢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