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炮仗藤籃起家嘅利豐集團,經歷兩三代人努力,已經成為一個大企業,同香港人生活息息相關(OK便利店大家都成日幫襯,玩具反斗城亦係佢哋嘅生意),馮家亦成為望族。今年,利豐慶祝開業一百周年,慶祝活動可以話係一浪接一浪,早兩個月先出咗本《百年利豐》打頭炮,捧吓自己,亦補番一頁歷史。上個月又包起迪士尼,請員工玩餐飽,至於公司小股東當然亦有好處,就係收紅股。咁都未算,馮國經馮國綸兩兄弟噚日再出手,今次輪到莘莘學子受惠,佢哋私人科水一億港元設立獎學金,話要培養中港兩地大學生做「馮氏學者」,認真大手筆兼疏爽。
馮國經係香港出生,美國成材,呢位哈佛經濟學博士曾喺哈佛教書,一直支持教育,公司內有一個模仿哈佛講堂嘅會議室,八方都喺嗰度聽過馮教授演講,佢𠵱家雖然係「業餘老師」,但以利豐老闆、機管局主席、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身份,真係教乜都夠資格,莫講做教授,做特首都冇問題。
講番呢一億港元獎學金,其實係來自「利豐(1906)慈善基金」,而個基金嘅錢,就由馮國經及國綸私人捐出,佢兩位亦都係個基金董事。八方噚日問過利豐方面,佢哋話個基金家吓仲同啲院校傾緊撥款細節,希望九月可以正式派到錢出街,反應好鬼熱烈。梗係,本地大專院校咁水緊,有捐助有錢收,睇怕都無乜邊個唔開心啦!據八方所知,除咗本地八間大學之外,入圍嘅國內大學,都係大家熟悉嘅,有番咁上下名氣,正式名單就要遲啲公布。
十年就有一千個自己友
咁啲錢點派法?各位大學生聽住啦:中選者會被命名為「馮氏學者」,可以揀去定居地以外嘅大學交流,時間最長一年,名額每年一百個;個基金只係負責派錢,以及監管啲錢點使,選人及其他細節,就會由大學方面自己做番。假設中港兩地五五波,咁香港一年就有五十個大學生有機會得到資助去海外讀一年書。
咁點先可以攞到「馮氏學者」呢個朵呢?成績要標青之外,最好就兼備領袖才能,咁先至配合利豐一直標榜嘅企業家精神。計八方話,對得獎者嚟講,啲錢邊度嚟,去邊處交流都唔重要,最緊要係掛住「馮氏學者」呢個銜,第日搵工做一定容易好多,如果入利豐睇怕肯定有優先權。至於馮家,每年有人幫手去栽培一百人做「馮氏學者」,十年就一千個,好過要個乜嘢學院命名權咁cheap啦。
傳真︰2623-9278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