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似明實暗 波動難免

國際視野:似明實暗 波動難免

國際商品期貨價格屢創新高,油價飆升上75.35美元(1桶、下同)的歷史高位,表面上,地緣政治包括伊朗和尼日利亞問題,是促使油價上升的主要原因,然人們可不要忘記,美元滙價往往影響油價浮沉,箇中原因,不用喋喋。問題是,油價會否如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所說般升至100美元,苟如是,則全球經濟將面臨重大衝擊之餘,美元可能跌個四腳朝天矣!
至於其他商品期貨,黃金和白銀上周四表演「插水」後很快便浮上水面,證明僅屬一次健康的調整而已,大戶收集了6年,難道賺1倍會夠皮乎?還有銅和鋅上周曾創6830美元和3360美元1噸不等之歷史新高,儘管周五稍為回軟,相信同樣是欲罷不能。
有人指商品價格上升,乃是由於中國經濟迅速崛起,在這方面的需求以極速增長所致。嘿嘿!炒家果然高明,隨便拿個「熱炒」藉口為自己掩護,便引誘到不少盲俠跟進。然則筆者必須提醒各位,近日中國仍在部署些甚麼似的,小心在Sing升聲之忘形派對中,又有「插水」表演!

美滙勢貶值

說到美元,乃是所有商品期貨上升的始作俑者。不是嗎?當瑞典央行(Riksbank)宣布重組儲備組合,將美元比重由37%減至20%,而持有歐元比重增至50%,加上俄羅斯財長庫爾金(AlexeiKudrin)在華盛頓參加七大先進工業國(G7)財長會議時說了句:美元未必是「必然」儲備貨幣後,美滙立即應聲下挫,商品期貨又豈有不受刺激之理?
按美元近日脆弱表現,似乎再往下尋底機會甚大,連國基會也認為要扭轉經濟不平衡現象,美元應該大幅貶值,汝道美元還有另一條路走嗎?目前金融市場似明實暗,不過更看不通的是胡布會後,將會有甚麼變化,執生啦!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