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ossibleisNothing!」<br>香港保齡球4小將打天下

「ImpossibleisNothing!」
香港保齡球4小將打天下

「ImpossibleisNothing!」除了是一個運動品牌的口號外,亦是本港4名平均年齡只有17歲半的保齡小子,日前為香港歷史性奪得曼谷「亞洲學校保齡球錦標賽」2金1銀的座右銘。4人團體賽金牌功臣中有三人是「明日之星」第1期訓練班出身,他們覺得沒有做不到的事,只要肯努力,終會有出頭天。
圖/文:徐嘉華

曾柏期:盼全職打波

4人中年紀最輕的曾柏期(Michael)是今次亞洲學校賽的大贏家,共奪了2金1銅,雖不及去年9月在香港站的「亞洲巡迴賽」首奪男單錦標,成為香港歷來最年輕亞洲賽冠軍來得難忘,但卻再次確定要轉打全職的決心。
10歲開始玩保齡、重200磅的Michael說:「賽前只想拿牌,但沒想過是金,尤其是團體賽要集合4人的力量才拿到,更加珍貴。奪牌後增添不少信心,覺得自己是得的。」
保總「明日之星」訓練班出身的Michael,已打算在會考後投入全職運動員生涯,他說:「『康仔』是好的例子,只要全身投入,就可以做到想要的成績,我亦想有他的成績,加上我鍾意保齡球多於讀書,希望會考後做全職球員。」

曾德軒:1、2年後轉全職

加入港隊7年的曾德軒(Eric),今年是最後1次參加亞洲學校錦標賽,○二年曾夥拍「康仔」取得同一個比賽的雙打第3、去年10月澳門東亞運夥拍5名球手奪得團體賽第2,今次終於拿到第1。
外表文靜、6歲開始跟父親打保齡的Eric說:「港隊很少機會在團體賽上拿第1,我們今次做到特別開心。現階段要專心會考,之後會放1至2年時間做全職運動員。」
Eric表示有「康仔」在身邊,令他們一些後來者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地去練習,他說:「雖然我與『康仔』拍檔過不少次,但他不會給我造成壓力,是一種動力,覺得他做到的,我也有機會做到。」

連家溢:學康仔般出色

連家溢(Ken)與Eric一樣在7年前入隊,只是他一向視學業重於保齡球,一直未有突出的表現。今仗亞洲學校賽令他首嘗海外冠軍的滋味。他說:「今次最印象深刻的,是教練馬柏圖在比賽中不斷提醒我們不要去想結果,只管集中做打好自己的波就可以了;這反而打起我們的信心,贏了冠軍是我意料之外的事,亦令我信心加強了不少。」
說到保齡球吸引之處,Ken表示:「每打一球都是不同的挑戰,沒有一球是一樣的,所以好玩。」閒時會彈彈琴、每星期練4至6天保齡球的Ken,雖然在未來仍想學業、保齡兩兼顧,但他亦想過有一天要像師兄「康仔」一樣的出色。他說:「『康仔』是我的假想敵,亦是我在保齡球奮鬥的目標。」

甘兆麟:奪冠意義重大

甘兆麟(Rickle)保齡球年資最淺,1年多前參加「明日之星」後被選入隊,正式學打保齡才2年,今次團體冠軍,令他喜出望外。去年曾參加過同一個比賽的Rickle說:「贏了這個比賽,對我意義好大,亦在想是否可以嘗試全職運動員;因為除了平時在球場練習外,一些在沙田體院做的心理測試或體能練習,都同我上班的時間相撞。」對於師兄胡兆康這位榜樣,Rickle坦言:「我正朝着康仔的方向努力。」
對於4位年輕的球手而言,「亞洲學校保齡球錦標賽」只是一個開始,今年七月還有更大的考驗,就是德國「世界青少年保齡球錦標賽」,甚至是十二月的多哈亞運會,看誰能被選上成為參賽一員?

後記

回說「亞洲學校保齡球錦標賽」是1個「ImpossibleisNothing!」的例子,4人在團體賽中頭5局仍落後東道主大馬114分,當時在場的馬柏圖教練叫隊員只管盡能力去打,不要管名次多少;終於在各人齊心下以單盤做出902分,6局總分4892勝4880分的大馬隊。

在短短半年拿了不少獎的曾柏期,打算會考後轉打全職,再創佳績。

《香港保齡球隊4小虎》曾柏期

《香港保齡球隊4小虎》曾德軒

《香港保齡球隊4小虎》連家溢

《香港保齡球隊4小虎》甘兆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