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地產商揑造利好消息促銷樓宇達失控地步,山頂種植道1號豪宅發展商會德豐高層,自去年中不斷發放樓盤成交紀錄,一名買家稱因而被誤導,斥資近九千萬元購入兩個單位。準業主落定近千萬元後,才驚覺發展商聲稱的八宗成交全屬虛構。香港業主會炮轟發展商與地產代理常聯手托市的手段可恥;有立法會議員直斥發展商做法「離譜」,要求警方介入調查。 記者:雷子樂、黃偉駿
「冇諗過會離譜到無中生有。」投資豪宅超過十年、手持單位市值達數億元的胡子材昨向本報憶述,去年六月透過香港置業地產代理查詢種植道1號的樓價。當時代理引述報章報道,指商人吳光正旗下九龍倉集團的會德豐地產,其營業及市務董事黃光耀曾稱,一名珠寶商已斥資八千六百九十萬元購入兩個單住。胡參考了這個樓價,決定以近九千萬元購入兩個單位。
寧願撻定也要公開事件
胡子材一直有留意該樓盤成交消息,在去年六至八月,最少有十多篇報章報道引述黃光耀透露樓盤銷情,至八月時黃聲稱共出售了八伙,平均呎價二萬三千元。至去年九月,胡子材已繳付九百萬元定金後,透過律師取得田土廳紀錄,發現只得他落定的兩宗買賣。黃光耀在報道提及的交易,至今也沒有出現。
「發夢都估唔到咁大間公司會咁樣呃你。」胡子材曾找發展商理論,對方回應說報章報道與他們無關。「呢啲消息明明係佢哋公司高層講,出咗問題應該由邊個負責?」胡揚言要對簿公堂,竟獲回應「啲小業主同我哋打過官司,佢哋唔係跳樓死就係破產。」
發展商曾承諾退訂五成,但胡子材說寧撻定也要公開事件讓公眾評價。協助胡的香港業主會會長佘慶雲批評發展商在新盤開賣時,與地產代理誇大成交紀錄托市的做法普遍,「今次衰在托極都托唔起,冇人肯買先至穿煲」。佘直斥政府無能,未有制訂法例監管發展商誤導。
會德豐地產發言人表示,該買家是種植道1號於去年六月轉租為售時首批買家,但最後沒有履行合約內容完成交易。會德豐聲稱是於該買家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才向外表示該盤有數個單位獲預留及售出,不料其餘出價洽購預留單位的買家,最後均沒有落實簽約,至去年八、九月樓市轉勢,發展商決定保留全部單位收租,該買家是該盤唯一曾簽約購入單位的買家,有關交易取消後,該盤並無單位售出。促成有關交易的香港置業代理,其行政總裁胡日發昨晚表示,由於未知事件詳情,不便回應。
地產建設商會:指控嚴重
本身為律師的立法會議員涂謹申直斥「連一單真正交易都冇,真係好離譜」,他指有關發展商及地產代理懷疑涉串謀行騙,業主若報警求助,警方可展開刑事調查。律師黃國桐指出,一般人都會參考成交價才作出置業的決定,業主或可循民事途徑指控發展商誤導,要求取消合約,討回定金。至於刑事方面,究竟發展商是否涉及詐騙,則要有更有力的證據去證明,較難入罪。
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副主席梁志明表示,若有關個案屬實則屬嚴重指控,商會應作出討論:「話賣咗八個單位,原來一個都冇就有啲離譜。」地產代理監管局不評論個別個案。